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崑玉:賴清德談以合作取代對抗源於宋
http://www.CRNTT.com   2017-09-27 00:38:17


賴清德首度到“立法院”備詢。(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9月27日電(記者 黃筱筠)“行政院長”賴清德26日首度赴“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談到兩岸關係時,賴強調,他的主張就是求同存異,希望“以合作取代對抗”、“以交流取代圍堵”,透過交流合作,增進彼此的瞭解、理解、諒解、和解,兩岸才有真正的和平與發展。

  親民黨發言人吳崑玉在臉書上說,這一段話是親民黨主席宋楚瑜2005年赴大陸時所說。

  2005年5月5日至5月13日,宋楚瑜應當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邀請訪問中國大陸,這是繼2005年國民黨和平之旅後,台灣重要的在野黨又一次的中國之行。

  吳崑玉說,宋楚瑜當時的演講內容在於兩岸的“解”,賴會引用宋演說內容,代表賴清德對兩岸釋出善意。

  吳崑玉說,賴清德施政報告這一段話是引宋楚瑜在清華大學演講的內容。宋當時演講提到,清華的經驗就是一個中西和解再生的經驗。西方科學的務實態度與中華文明的人本精神巧妙的在清華結合,這裡既有像王國維一樣的一流國學大師,也有像楊振寧一樣的一流諾貝爾獎科學家。基於二十世紀初的慘痛教訓,徹底的認清現實,徹底的瞭解世界趨勢,徹底的自我檢討改進,徹底的在失敗中學習。

  宋楚瑜當時說,然後兼容並蓄,開始成長,迎頭趕上,開始超越,這是一個從和解、和平、再到和諧與合作的成長歷程。“我們成長的方法,是從消除誤解到更加瞭解,從瞭解產生諒解,再從諒解找出方法來化解,由化解才生出可長可久的和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但沒有因此吃虧,反而由此成長,他們從中重新找到自我的定位,重新取得民族的自尊。

  吳崑玉說,宋楚瑜當時演講結尾就提到,“兩岸的未來必須奠基於這種深入的相互瞭解。台灣人要多瞭解大陸的改變,在此同時,我們也期望大陸同胞多瞭解台灣同胞的想法,兩岸應該要異中求同,從瞭解、諒解、到徹底化解的過程中,創造和解再生,與共生共榮的契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