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小麥變身,透視糧食產業轉型升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5 09:53:04


6月3日,10餘台收割機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紙坊鎮後商村整裝待發。(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9月25日電/糧食,一頭連著農田,一頭連著餐桌。糧食產業經濟涵蓋原糧到成品、產區到銷區、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是糧食供求的“蓄水池”和“調節器”。

  “目前,我國初步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糧食產業體系,然而糧食產業經濟的結構性矛盾突出,產能利用率低,糧食精深加工能力不足,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國家糧食局局長張務鋒說。

  在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供求相對寬鬆的情況下,統籌好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能力建設,探尋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新路徑迫在眉睫。

  “糧頭食尾”:做大做強糧食精深加工

  在全國糧食系統,有著“全國糧食產業看山東,山東糧食產業看濱州”一說。正因為此,前不久國家糧食局把全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經濟發展交流會選在濱州舉行。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濱州也是糧食加工轉化大市,域內聚集著規模以上糧油加工企業163家。2016年全市糧食總產量306萬噸,年糧食加工轉化量1379萬噸。糧食加工轉化量為總產量的4倍多,濱州在糧食精深加工上走出了一條新路子。

  “我們以‘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為指引,實施‘工業強糧、科技興糧’戰略,推動糧食產業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導向、龍頭帶動、科技支撐、循環融合、惠民安全’的濱州經驗。”濱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慶平如是闡述。

  窺一斑而知全豹。濱州的實踐成為我國糧食產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真實寫照。目前,我國初步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糧食產業體系。2016年,全國納入糧食產業經濟統計的企業達到1.8萬家,加工轉化糧食4.8億噸,實現工業總產值2.8萬億元,保持了平穩發展態勢。

  “然而,我國的糧食產業經濟依然面臨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產能利用率低,糧食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平均產能利用率僅為46%。只有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改革創新,加快糧食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才能實現結構優化、動能轉化和持續發展。”張務鋒說。

  為推進糧食產業轉型升級,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意見》,這是國務院首次出台關於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這一意見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適應我國國情和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糧食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主食品工業化率分別達到88%和25%以上;糧食優質品率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糧食企業達到50個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