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段哲哲:相信政客,還是相信官僚?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22 00:30:47


  中評社北京9月22日電(作者 段哲哲)島內內閣改組之後最大的政策變化就是民進黨當局的第一道發夾彎:公務員加薪3%。僅僅2個月不到的時候,島內政經情況、際經貿環境、島內投資經濟情況並沒有發生太大改變,改變的僅僅是政客特性的賴清德與官僚特性的林權,面對同樣的資訊,同樣的證據(evidence),同樣的環境,卻可以得到完全矛盾的決策結果(我們所追求的evidence based policy making)。當外界在質疑這樣的決策品質時,當下的人往往無法評估政策真正的影響,或者說影響的滯後性,讓人無法判斷政策正確與否,何況出現後果之後,又往往是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現實世界往往難以區分內在的因果關係。那麼,問題是面對這樣的政策環境,我們追求的善治結果,到底是該相信官僚的決策品質,還是相信政客的決策品質?或者說賴清德與林全,到底誰對誰錯?這確實留給公共政策與公共管理人員值得深思的問題,本節課的政治經濟學以及島內公共管理學者對文官體系的肯定來看,似乎我們應該更相信文官的判斷,然而當下的島內工商業界及媒體都對賴的漲薪舉措都拍手叫好,吊詭的是理論似乎與直覺相違背。相信官僚還是相信政客?這是一個需要在島內環境中需要分析的問題。

  一、林全的決定:財政緊張,調薪無空間

  島內上一任內閣從7月25日開始就開始不斷放出風聲認為不會調漲薪水,從當時的各種解釋看,不漲薪的理由有如下幾條:

  第一,中央預算已經編列完成,沒有漲薪安排。聽取10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籌編情形,歲出1兆9980億元,較105年度增加220億元,僅增1.1%,政府財政捉襟見肘,加上全球景氣低迷,因此確定明(2017)年沒有軍公教調薪空間。

  第二,財政增加收入不能覆蓋漲薪所需資金。軍公教人員薪水加不了,主要在於倘若全國軍公教人員薪資調整1%,就會增加國庫支出70億元,若以近20年來的調薪潛規則,調薪3%來算,需210億元的預算支出,不過還得加上地方政府人事支出的配合,等同全軍公教人員加薪3%,就得花掉近400億,不過政府財政收入比去年只增加了200多億,因此財政緊絀、國庫太小,經濟成長不佳的情況,中央並無調薪打算。

  第三,稅源不穩定,條件不成熟。徐國勇在賴清德漲薪後表示,雖然台灣的股市在5月23日已經衝上萬點,當時林全考慮到經濟發展還不算穩定,所以先決定不加薪,

  第四,公務員漲薪與勞工基本工資漲薪是不同議題。林全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8月18日召開期刊,針對外界傳出調漲基本工資,公務員也必須調薪,林全認為,這和基本工資並沒有一定的關連,政府一向很重視低薪的問題,同時也會關心到公務員在何時調薪比較適合,不過,這部份和基本工資審議無關,所以“我也不希望兩者放在一起討論,這樣只會模糊焦點,而且也解決不了問題。”

  從這些有限的表態看,林全採取了針對未來的財政情況並不樂觀,因此採取了相對保守穩健的財政政策,並沒有給公務員漲薪條件;其次,將公務員漲薪議題與勞工基本工資議題分析,避免了政治上被攻擊成勞工工資不漲,但是公務員工資又漲,引起社會對立,新開政策議題。因此,作為專業官僚而言,林權的決策基礎是財經專業+政治考量,同時財經專業大於政治考量。如果未來島內的經濟繼續下行,政府財政狀況繼續惡化,林全當下的決策無疑是正確的:這也說明林全對未來的島內經濟發展持有悲觀判斷,試圖擠出更多的資金進行生產性投資,多島內消費性經濟並不持有樂觀看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