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高校積弊 浙大新規未嘗不可一試
http://www.CRNTT.com   2017-09-29 00:28:16


 
  時下,大量發表於“兩微一端”、重要門戶網站的網絡文章,未必篇篇屬於精品,有些“熱評文章”可能並不屬於專家型和學術型文章,但卻不能否認它們的現實價值。高校不應該完全是封閉的“象牙塔”,高校既是學術和研究的陣地,也是占據社會思想輿論陣地的高地。高校教師必然天然地承載著高校的這一定位和功能,他們更應該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積極發聲傳播公共知識,契合和適應社會發展,這已是當前基本社會共識。就比如由高校教師撰寫的一篇涉及公共安全與避難的網絡文章,它教會了千萬網民與廣大閱讀者避險知識、教會了他們防災救災的基本常識,雖然沒有進入核心學術期刊,但是不是社會價值同樣巨大呢?時下隨著網絡信息社會的到來,高校教育與學術研究已經與網絡密不可分,高校教管人員承載的社會職能與職責定位已經與網絡發展水乳交融,再固守在傳統的僵化的“唯期刊是舉”的評價標準上,不僅落伍,也是與現實需求嚴重脫節。

  當然,並不是說浙江大學的上述做法沒有任何的缺點,在“水軍”泛濫的網絡之中,網文“10萬+”“幾家網站轉載”等標準可能更容易造假。不過,與過去單一又僵化的晉升選聘與評比評獎標準相比,“網文標準”引入進來終歸是一種進步。因為,拓展了人才成長的路徑,它讓評價機制更靈活、公眾參與度更高,以及更能調動廣大高校教職人員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因這一做法,有可能會讓國內人才成長與學術進步具有了更廣闊的空間,高校功能定位更清晰,學術不正之風有望改良。浙江大學已經在這方面邁出了實實在在的一步。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