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並非很早就接觸愛情,中學時她讀的是女校,不許學生戀愛,要求留齊耳短髮、穿長衫長裙,校門口不曾出現男生等著放學的情景。可能是受從小聽情歌、看電影的影響,張小嫻對人性和感情特別敏感並滿懷好奇,她覺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幾千年來的永恒話題,永遠也寫不膩。
“只要擁有一顆善感的心,到處都是靈感”。除了自己的情感經歷,張小嫻的創作靈感還來自於看書、旅行、傾聽他人的故事。她稱自己心裡至今住著一個孩子,對這世界永遠充滿好奇。從專欄文章到博客,從微博到微信公眾號,從140字到長文章再到評論留言,張小嫻一直在嘗試不同的方式去開拓視野,表達自己對生活、對感情的感悟。“不同的媒介有不同的規範,每一個框框都給我一種新的刺激、新的創作靈感。”
“慢慢成長,學著領悟,從愛愛情到愛自己”,這是書裡的一個主題。張小嫻21歲就獨自買房,經濟獨立讓她可以更純粹地尋找真愛。在她看來,愛和安全感不是來自另外一個人,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創造和收獲。“我們要常常反問自己,有沒有朝著讓自己變得優秀去努力。當你足夠優秀的時候,愛情自然會來到你的身邊。”
“愛情並不是人生唯一的追尋,它只是最爛漫的追尋而已。”張小嫻覺得愛情是一種人生的恩賜,當愛情缺席,我們要學習過好一個人的生活。無論男女,都不要放棄努力,要像一直更新的手機一般,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