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向敘境內“伊斯蘭國”目標發射巡航導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5 09:12:34


  中評社北京9月15日電/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俄羅斯國防部昨天(14日)發布消息,俄羅斯海軍兩艘潛艇當天從地中海東部海域水下發射7枚海基巡航導彈,成功擊中敘利亞境內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相關設施。這是繼投下了號稱“炸彈之父”後,俄羅斯方面的又一大動作。俄羅斯如此大動幹戈的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據報道,俄羅斯軍隊近日在敘利亞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投下了號稱“炸彈之父”的非核炸彈。 炸彈落在了敘利亞代爾祖爾附近,摧毀了“伊斯蘭國”組織的一個指揮所、一個通信中心,打死了大約40名武裝分子。據悉,被打死的武裝分子中包括“伊斯蘭國”組織的“戰爭部長”哈利莫夫和主要指揮官謝馬利。
 
  中東問題專家、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院長李紹先觀察,俄羅斯此番行動一方面密切相關於當前敘利亞戰場的局勢發展。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和美國支持的庫爾德武裝在跑步前進,爭奪代爾祖爾幼發拉底河東岸。現在敘利亞政府軍已經越過了幼發拉底河挺進了東岸,俄羅斯現在空中的打擊,包括巡航導彈打擊,就是在協助敘利亞政府軍爭奪敘利亞代爾祖爾省東岸的土地,這個土地將直接決定後伊斯蘭國時代誰占有更多的地盤。
 
  有分析認為,此次俄羅斯在敘利亞高調亮出“炸彈之父”,除了要對恐怖分子形成巨大威懾,從而緊密掌握敘利亞戰場主動權外,也有要與美國的“炸彈之母”一比高下的用意。
 
  “炸彈之父”的正式名稱為空爆熱壓式增強型炸彈,是一種十分駭人的非核武器。它採用的是兩級引爆方式,通過第一次引爆在攻擊目標上空釋放一團易燃氣體,再讓其發生第二次爆炸來殺傷敵人。
 
  而在今年4月13日,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美軍在阿富汗東部針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投放有“炸彈之母”之稱的GBU-43炸彈。
 
  長期以來,美俄一直在軍事技術優勢上相互抗衡,從“炸彈之母”和“炸彈之父”的誕生上便可以看出。2003年3月,“炸彈之母”在美國佛羅裡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炸響,  
 
  此後,俄羅斯也加快了對巨型炸彈的研製步伐,並立志要研製出比“炸彈之母”威力更大、爆炸力更強的炸彈。2007年9月,俄羅斯成功試爆了被稱為“炸彈之父”的新型炸彈。<nextpage>
 
  從性能和威力上看,“炸彈之父”確實比“炸彈之母”高出一籌。“炸彈之父”的爆炸當量相當於44噸,是“炸彈之母”的4倍。“炸彈之父”的爆炸半徑300米,殺傷面積28.3萬平方米,而“炸彈之母”的爆炸半徑150米,殺傷面積7.07萬平方米,遜色不少……不過二者都是打擊地下網絡的理想武器。
 
  分析人士認為,在美國使用“炸彈之母”之後,俄羅斯在敘利亞亮出威力更大的“炸彈之父”,不排除在武器裝備性能上“叫板”美國的意圖。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主任馮玉軍表示,另一方面可見,有關國家、地區也在成為大國的先進武器試驗場。

  (來源:央廣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