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校辦學、教師教學和學生成長的評價,都應當建立起新的評價體系,從以往的結果評價轉向過程評價。近年來,一些省市已經明確不按升學率評價基礎教育學校,高校名師評選也不再青睞名校、重點校,不過在具體實施時,一些地方還是難以擺脫“名校思維”,名校、重點校與普通校、薄弱校之間的“馬太效應”仍然很明顯。只有全面形成並實施過程評價體系,才能讓我國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各類學校平等競爭,促進學校辦學關注每個個體的成長和進步,引導教師重視每一個學生,讓學生學會從自我比較、自我教育中看到自己的進步,而不是在與他人的簡單比較中失去自信。
如果總是進行結果評價,職業教育學校的學生將很難有勇氣與名校、重點校的學生進行比較,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師獲得“名師”的概率也極低。我國職業教育的“問題”主要在於,不少人將職業教育視為“差生”才接受的教育,教師、學生和家長對職業教育的認可度都比較低,這對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並成為偉大的工匠,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在一些發達國家,獲評基礎教育年度優秀教師的,多是那些幫助薄弱學區學習困難學生的教師,獲得政府資助較多的學校也是薄弱學校。大學排行榜不看重教學成果、教授頭銜與學術成果等結果性指標,而採用新生錄取率、新生留校率、教育資源利用率、校友捐贈率等過程性指標。我國應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和經驗,改革傳統的教育評價體系,減少結果性評價指標,更多採取過程性評價指標。除取消對職業教育的歧視性政策,政府還應當投入更多精力、人力、物力,切實辦好薄弱教育和薄弱學校。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