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扶貧資金為何"睡覺":不好花、不敢花、難消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0 12:20:59


 

  由此看來,扶貧資金之所以閑置,既有制度層面問題,也有一些幹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不能簡單處置、搞一刀切。如果不加快完善制度,一些政策瓶頸不突破,一味往基層幹部身上打板子,問題恐怕難解決。同理,如果有的地方幹部不真抓實幹,再好的政策也難落地。不讓扶貧資金“睡大覺”,要以問題為導向精准把脈、對症下藥,從部門到地方擰成一股勁,形成脫貧合力。

  在制度層面,加大各項改革力度,破除資金使用障礙。在資金管理上,把該放的權放到位,給基層更多自主權。在資金整合上,要出台切實可行的操作辦法,讓地方確實敢整合、能整合。在資金投入上,既要落實部分扶貧項目不再要求貧困地區配套等特惠政策,也要保證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讓貧困地區輕裝上陣。

  在幹部層面,要嚴格監督,層層壓實責任。地方政府是脫貧攻堅的責任主體,不能因為怕擔責就不作為,對於長期大量閑置的扶貧資金,該收回的收回,該問責的問責,讓扶貧資金發揮好“兜底錢”作用。扶貧資金能否“精准”到位,關鍵在各級領導幹部是否認識到位、作風扎實、方法得當。許多人說產業扶貧難,可有的地方探索資產收益模式,將扶貧資金折股,帶動了更多貧困戶;有的地方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效益考核到戶,通過緊密利益聯結,讓貧困戶一起受益。避免“花架子”,就能找到“金點子”。多些接地氣的調研,多些精准發力,讓扶貧的每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一定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