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建設:增強智庫的輿論引導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9-13 00:19:00


 
  新聞實踐證明,大眾媒介可以通過議題設置形成或影響輿論,傳播媒介對外部世界的報道不是“鏡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種有目的的取舍選擇活動。這一現象也適用於智庫成果的對外傳播。傳播媒介議題設置功能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比如它比較強調對社會現象的反映,而較少反映現象背後社會深度議題的一面。就算是一些深度報道,理論思考也多有不足,而“智庫+媒體”正好彌補這一不足。智庫可以通過研究成果的發布來強化某一議題,從而引導人們更加理性地看待社會,減少情緒化的反應。
 
  傳播效果可分為認知、態度和行動三個層面的過程,“話題設置”理論的著眼點是這個過程的最初階段,即認知層面上的效果。人們的認知決定態度,態度決定行動,行動決定後果。所以,社會輿論的取向往往決定社會行動的後果。“話題設置”也適用於智庫制定傳播計劃和對研究成果的宣傳。智庫應圍繞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設置話題,積極主動開展研究。由於傳媒科技的日新月異,傳媒手段的多元化和信息傳輸總量的增加,受眾的認知欲望空前高漲。智庫可以通過強化某一話題來影響受眾的認知,從而讓政府的決策得以貫徹。尤其是當下,隨著傳媒數量增多和技術發展,受眾知識水平和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其自主性、選擇性也進一步提高。因此,智庫要提高輿論引導力,使研究成果產生預期的宣傳效果,必須充分考慮到受眾的心理和特點,準確反映客觀事實。否則,就有可能引發錯誤的輿論,造成一定的社會後果,令受眾對媒體失去信心,導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主動作為引導社會輿論
 
  為輿論熱點解熱降溫。在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報道中,傳統媒體保持著較強的議題設置能力,特別是其“兩微一端”表現突出,已經成為溝通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的橋梁。如國內的一些重大新聞熱點,最早往往是由“自媒體”發布文字和視頻引發關注,而事件後續的一系列報道環節都是由傳統媒體主導議程設置,特別以評論與解讀貫穿其間,在滿足公眾信息需求的同時,又防止了輿論極端化的趨向。遺憾的是,在許多輿論場合,我們聽不到智庫的聲音。智庫的缺位是造成社會輿論失理、失信、失控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說新聞媒體在突發事件中要在第一時間發聲,先入為主,占據輿論的主動權,那麼智庫就要緊隨其後作出評論和解讀,深入思考,引導公眾理性看待問題。新聞報道講究的是“快”,智庫報告講究的是“深”,兩者互補,既滿足了公眾關注熱點新聞的心理,又滿足了公眾探究事件真相的願望,從而引導公眾理性地思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