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京津冀空氣持續"爆表" 負責人將被約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5 10:59:26


  中評社北京8月25日電/由環保部、發改委、公安部等10部門以及北京、天津等6省市人民政府共同制定的,迄今為止最嚴格、最具可操作性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24日發布。

  值得關注的是,8月24日發布的《行動方案》明確對空氣重污染預警期間污染物減少提出量化要求。其中,紅色預警期間,SO2、氮氧化物(NOx)、顆粒物的排放量要減少30%。

  按照《行動方案》要求,環保部每月向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達不到時序進度或重點任務進展緩慢的城市和區縣下發預警通知函;對每季度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達不到目標任務或重點任務進展緩慢或空氣質量指數(AQI)持續“爆表”的城市和區縣,公開約談當地政府主要負責人。

  對京津冀區域大氣質量改善,《行動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即“2+26”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同時,京津冀區域“2+26”城市將以縣(市、區)為單位進行空氣質量排名,排名結果向社會公開。

  空氣質量去年首次不降反升

  今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行動方案》指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整體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不明顯。特別是2016年秋冬季以來,區域先後多次發生重污染天氣過程,影響範圍大、污染程度重、持續時間長,成為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也大幅抵消了前期改善成果。

  《行動方案》透露,2017年1、2月份重污染天氣影響,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上半年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同比增長5.4%,是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不降反升的情況,太原、石家莊等城市甚至上升30%以上。

  327個區縣空氣質量要排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