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對於印度教民族主義的高漲,印度有識之士不乏批評之聲,但這種聲音在逐漸減弱,而反對派由於影響下降,也很難對印度人民黨及莫迪政府形成制衡。
莫迪上台後,印度國內政治領域最大的變化就是印度教民族主義的高漲。印度教民族主義(Hindu Nationalism)是當代印度一種帶有強烈教派主義色彩的社會政治思潮,強調印度教至尊,在印度建立一個“印度教國家”。印度人民黨產生於印度獨立運動時期,尼赫魯執政時期受到抑制,70年代以後又重新抬頭。
目前執政的印度人民黨是建立在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基礎上的。該黨成立於1980年,之後利用“寺廟之爭”迅速崛起,1996年擊敗國大黨而成為印度第一大黨,並最終於1998年上台執政,直至2004年。
莫迪的勝利也是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勝利
2014年的印度大選,莫迪帶領印度人民黨獲得壓倒性勝利。莫迪本人也是一個虔誠的印度教徒。大多數人都只看到了,莫迪推動古吉拉特邦經濟的政績的積極影響。但認識不足的則是,印度人民黨及其外圍組織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在大選中鼓動印度教民族主義情緒對其獲勝所起的作用。在印度,印度教徒占全國人口的80%,而占印度人口13%的穆斯林在大選中基本都不支持莫迪。
大選獲勝後,由於經濟改革舉步維艱,莫迪繼續支持印度教民族主義的發展,帶頭在政治和社會事務中發揚印度教民族主義或展示“印度教特性”,希望能夠利用民眾對印度教的虔誠推動其各項事業。
印度教民族主義的影響向社會的方方面面擴展,甚至也包括公民的飲食習慣及合法的屠宰和交易活動。在保護聖牛的口號下,印度國民志願服務團的糾察隊對食用牛肉者、交易活牛者及屠宰場所有者處以私刑,而這種私刑行為不受法律制裁。這種行為使得廣大穆斯林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