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習近平“7·26”重要講話述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20 08:15:23


 
  世界向何處去?人類走向何方?

  在當今大變局中,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格局中,許多政治家和企業家陷入焦慮和迷惘之中。

  從北京APEC會議到杭州G20峰會,再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次次中國主場外交活動持續向全世界釋放一個強烈的信號:中國正在努力對人類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合作共贏旗幟,引領開放變革潮流,譜寫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的壯麗篇章,為人類對更好制度的探索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成就卓著的中國實踐,為人類社會貢獻出“走自己的路”的豪邁自信。

  道路決定命運,對中國是如此,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如此。

  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體人民,始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正確道路、正確方向上前進,將“自信”標注於實現中國夢的奮鬥中。

  自信從何而來?

  來自於對道路的堅定不移,對理論的持續創新,對制度的日臻完善,對文化的薪火相傳。

  “中國的發展之路,無論從歷史比較看,還是從國際比較看,都是獨一無二的。”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說,國家的發展道路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把握普遍性的基礎上,特殊性對一個國家的成功更為重要。

  多極化的世界,理應有多樣化的道路選擇。中國用優異的發展成績單,為其他國家探索和堅持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和自信。

  實事求是的中國主張,為人類社會貢獻出走向現代化的嶄新路徑。

  早在1989年,美國政治學家弗朗西斯·福山提出“歷史的終結”。

  然而,歷史沒有終結,也不可能終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