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國經濟延續溫和復甦態勢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7 10:25:16


 

  經濟增長仍然受多重結構性因素制約

  分析認為,在美國已接近實現充分就業的當下,2%左右的經濟增速是美國經濟的正常表現。但特朗普在贏得總統選舉後多次表示,將把美國經濟增長率從2%提高到3%。然而,今年上半年1.9%的經濟增速意味著,今年美國經濟不太可能實現3%的增長目標。從中長期來看,美國經濟增長仍然受多重結構性因素制約。

  美國經濟增速反彈,但通脹率卻持續走低。衡量通貨膨脹水平的個人消費開支價格指數二季度增幅僅為0.3%,扣除價格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後增幅也僅為0.9%,低於一季度的1.8%。這意味著美國通脹發展趨勢正在遠離美聯儲設定的2%目標值。美聯儲主席耶倫對通脹放緩會造成美元走軟表示了擔憂。日前,美聯儲理事萊爾·布雷納德、費城聯儲主席帕特裡克·哈克、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尼爾·卡什卡利等人都相繼表示了對在當前低迷通脹環境下推進加息計劃的顧慮,並暗示如果通脹數據繼續疲軟,將對收緊貨幣政策持謹慎態度。

  美國4.3%的失業率已經回到了金融危機前的水平,一般而言,當勞動力供應不足時,工資通常會上漲,但實際上收入增速卻在放緩,個人可支配收入增速從2017年一季度的5.1%降至二季度的3.5%。路透社的分析稱,雖然美國已接近實現充分就業,但收入增速放緩給未來經濟增長蒙上陰影。不僅如此,美國的勞動參與率也持續走低。聖路易斯聯儲數據顯示,從2000年開始,16歲及以上美國人的勞動參與率基本處於下降狀態,勞動參與率依舊只有62%,低於10年前66%的水平。勞動參與率下降會給經濟增長和生產率增長造成負面影響。

  美國政府當前正在實施的“讓製造業回歸美國”,大力發展傳統能源等政策,雖然短期內對經濟增長有一定刺激作用,但卻忽視美國經濟結構失衡這一基本問題。為實現美國經濟的“超常”表現,特朗普上任伊始就承諾加大財政開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減稅、放鬆金融監管等一系列措施。但執政半年來,廢除奧巴馬醫改方案失利、稅改推進不利,市場對財政刺激的期待已開始消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日前公布的報告中也質疑了特朗普政府推出財政刺激措施的可行性,認為考慮到美國經濟已經接近充分就業水平,任何財政刺激措施的推出將會進一步推高美國債務水平。

  此外,面對持續增長的債務水平,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日前發布報告稱,如果目前的模式持續下去,美國政府債務和預算赤字將在未來30年爆發,聯邦債務大幅增長將對經濟造成傷害,制約未來的預算政策。

  IMF西半球事務部門高級經濟學家亞瑟·阿布丁認為,美國經濟增長受到諸多因素制約,包括生產率增長乏力、人口老齡化、勞動參與率下降、收入分配日益失衡以及貧困加劇,中產階層已經縮減到30年來最小規模,潛在增長率幾乎是上世紀4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

  IMF研究部主任路易斯·庫柏杜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的經常性項目存在巨大逆差,如不妥善應對,將會給經濟帶來下行風險,並引發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庫柏杜建議,美國應通過降低聯邦預算赤字,通過結構性改革來提升儲蓄水平和經濟生產率,降低目前仍過於龐大的經常項目逆差。庫柏杜還表示,應該不惜一切代價來避免貿易保護主義,保護主義政策“不能有效解決外部失衡,對國內和全球經濟極其有害”。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