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尋蹤簡·奧斯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23 13:09:24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7月18日,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汀去世200周年,為表紀念,英國中央銀行將在9月發行印有她頭像、面值10鎊的塑料紙幣。此舉使奧斯汀再度走進大眾視野,人們閱讀她的作品,舉行紀念活動,緬懷這位女作家非凡的一生。

  筆者來到位於英格蘭中南部的喬頓村,簡·奧斯汀故居博物館就在這裡。這是一幢兩層高的紅磚建築,保留了她當年生活和寫作的場景。工作人員黛西介紹說,其實奧斯汀的出生地是距此16公里的史蒂文頓村,但她的許多作品都是在喬頓居住時完成,因此博物館也建立於此。“遺憾的是,因時代所限,奧斯汀有生之年出版的所有小說,作者均寫著‘一位女士所著’。”黛西感慨道。

  1809年,34歲的奧斯汀和母親、妹妹離開喧囂的西部城市巴斯,搬到僻靜的喬頓村,直到41歲去世。喬頓被稱為奧斯汀的文學之家,她的創作在這裡進入井噴期。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喬頓村,一房一木,一花一草都賞心悅目,仿佛可以從中找到女作家筆下的景觀。

  在短暫的一生中,奧斯汀創作多部長篇小說,其中《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等是其代表作。這些作品充滿了喜劇色彩、浪漫情懷、巧妙言辭,以及暗藏機鋒的對答和揮灑自如的敘述,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她所處時代的社會風貌以及當地的人文、地理環境,讀來令人身臨其境。

  受家庭教育熏陶,奧斯汀自幼酷愛讀書,很早便表現出對語言游刃有餘的駕馭能力。不過,作為涉世不深的閨閣女子,奧斯汀的生活半徑有限,寫作素材主要來源於兄弟們講述的見聞,幾個哥哥充當了她洞察社會萬象的眼睛,為她的寫作插上想象的翅膀。奧斯汀涉獵的人物,多是鄉間紳士、良家淑女等,寫作場景也離不開家長裡短、田野風光和教區生活。奧斯汀曾說:“一個鄉村中的三四戶人家,是再合適不過的寫作對象了”。英國文學評論界有一個習慣說法,即“奧斯汀從來不寫沒有婦女參加的場景”,可謂一語中的。

  1813年,被奧斯汀稱為“我親愛的孩子”的作品《傲慢與偏見》出版,得到蘇格蘭文學家沃爾特·斯各特的好評。斯各特將奧斯汀“細膩的筆觸”與自己“大開大闔”的寫作方法做對比,稱讚她“用真實的描述和細膩的感情,將司空見慣的人和物刻畫得妙趣橫生,惟妙惟肖。”

  奧斯汀的牧師父親於1801年退休後,她隨父母移居巴斯,卻並不喜歡這個時髦的溫泉城。人們趨之若鶩的牌桌派對、舞會和購物活動,她卻嗤之以鼻。在給妹妹的信中,她寫道:“昨晚又參加了一個愚蠢聚會,我討厭這些聚會。”然而有趣的是,雖然奧斯汀僅僅在此生活了5年,巴斯卻以她為榮,借助她的名聲振興旅遊業,還專門設計了奧斯汀主題旅遊線路,建有奧斯汀中心。

  1816年,奧斯汀的健康每況愈下,卻仍堅持寫作。翌年4月中旬,乍暖還寒,奧斯汀纏綿病榻,家人帶她去溫徹斯特城治療,仍未能戰勝死神。奧斯汀於7月18日病逝,被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在教堂中殿北廊的地板上,筆者看到一塊簡陋的石板,標注著此處便是奧斯汀之墓。時隔200年,世界各地仍有許多奧斯汀迷來這裡拜謁。

  光陰荏苒,藝術永駐。雖然已過去兩個世紀,但奧斯汀的作品依然閃爍著思想光芒和藝術魅力。據英國媒體報道,2007年時,為紀念世界圖書日,一家調查機構就“讀者最喜歡的書”展開調查活動,《傲慢與偏見》名列第一。相比之下,一向名列前茅的 《聖經》也要排名第六。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許多英國士兵因戰爭而罹患憂鬱症和精神疾病,奧斯汀的浪漫小說成為他們對抗疾病的良方。士兵們說:“讀了奧斯汀的小說,就找到了精神慰藉和安全感。”這也許是讀者對她最大的肯定和褒獎吧。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