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被吞並42年後,錫金對印度有多忠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10 10:18:49


如今的印度錫金邦首府甘托克。(圖片來源:環球網)
  中評社北京7月10日電/編者按:在中國與印度軍方洞朗地區的對峙事件中,一個條約、一則規定被反覆強調:1890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劃定了西藏與錫金邊界。有人問:錫金與此事有什麼關係?答:1975年錫金被印度吞並後,該邊界就成為中印邊界。由此,一個喜馬拉雅小王國的命運在其“消失”之後42年再度讓人們感慨,只不過,大家今天稱它為印度錫金邦。其實,錫金從未淡出一些戰略學者的視線——位於印中邊境、靠近印度咽喉西裡古裡走廊,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被認為是“中印戰備前沿”;但它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歷史卻逐漸被大部分人遺忘。不過,這大部分人並不包括當年看到印度如何強力進行吞並的人,也不包括如今仍遭遇身份認同危機的錫金人,被吞並的陰影一直都在。
 
  中國人和巴基斯坦人幾乎不被允許踏足
 
  對中國人來說,印度錫金邦幾乎是無法踏入的“禁區”。曾作為記者在印度常駐3年的呂鵬飛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講述了他的經歷:“2015年7月,我曾去距離錫金邦僅30公里的印度大吉嶺採訪,聽說從這個小城包車可進入錫金邦,但當時我沒敢這麼直接去。回到印度首都新德里後,我就向印內政部和錫金邦在新德里的辦事處申請去錫金的許可,但沒有獲得批准。”另一名去過錫金邦旅遊的尼泊爾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曾經想帶一個中國朋友去那裡旅遊,最終也沒能實現,“中國人和巴基斯坦人幾乎不被允許踏足錫金,並非完全禁止,但是申請過程很複雜”。
 
  《環球時報》記者在印度移民局網站上看到,根據該國“外國人法令1958”規定,整個錫金邦被列入“保護/限制區”(被劃入“保護/限制區”的多為印度東北部等敏感地區),除了不丹公民,所有外國人要去保護/限制區必須向相關部門申請特別許可。錫金邦旅遊局網站介紹說,外國人可選擇在內政部、外國人登記辦公室或者新德里、孟買等機場的入境管理處申請,但只有中國人、巴基斯坦人等必須獲得印度內政部的同意。對中國人規定嚴格,呂鵬飛認為“主要原因應該是擔心刺探情報”。

  錫金邦東面是不丹,西邊與尼泊爾接壤,北方與中國交界,南面與印度西孟加拉邦相鄰,不通火車,與印度其他地方連接的交通幹線是貫穿該邦的印度國道10號公路;該邦10多年前開始修建國際機場,至今未建成。也就是說,進入錫金邦只能坐車(有官員乘坐直升機的例外情況)。據記者了解,汽車駛入錫金邦時,車輛和乘客證件會被一一查看。
 
  在錫金被印度吞並42年後的今天,它是否仍然是敏感話題?從上述印度針對外國人進入錫金邦的規定看,答案是肯定的,在《環球時報》記者就此話題聯繫採訪時,也有這樣的感覺——無論是去過錫金邦的尼泊爾人、印度人,還是曾經在印度做研究的一些中國學者,大多數人都拒絕了哪怕是匿名的採訪,有人告訴記者,“太敏感,我不敢說”,有人很為難地表示,“我還要經常去印度,不想以後去考察交流時遇阻”。
 
  然而,中國南亞學會常務理事錢峰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印度所有邦中,錫金邦並非是誕生歷史最短的,最近幾十年,由於語言和民族劃分問題,印度自己成立了好幾個邦。與其他東北部存在諸多反政府武裝力量的幾個邦相比,這麼多年沒有聽說過錫金民眾為了獨立而爆發政治或暴力運動,其敏感程度並不突出。
 
  另一位中國學者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印在2003年以簽訂擴大邊貿備忘錄的方式婉轉表達中方承諾錫金屬印。該備忘錄第一條載明:印方同意在錫金邦的昌古設立邊貿市場,中方同意在西藏自治區的仁青崗設立邊貿市場。中國承認錫金屬印,加上錫金多年來牢牢地在印度掌控下,因此錫金邦並非是印度的敏感議題。
 
  18世紀至19世紀,錫金王國是中國的藩屬國,後來成為大英帝國的受保護國,直至1947年印度獨立。1950年,錫金與印度簽署協定,將其所有對外關係交給印度處理,允許印度在其境內駐扎部隊,禁止其與他國打交道。1968年,錫金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條約。1973年至1975年,印度為吞並錫金採取一系列行動,包括將軍隊開進當時的錫金首都甘托克,接管政府權力;通過由印度擬定的憲法;軟禁錫金國王。1975年4月,錫金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廢除君主制,選擇廢除的人占絕大多數。同年5月,錫金被正式宣布成為印度第22個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