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瞻新經濟前景 周天勇:體制需及時跟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05 00:23:42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周天勇(中評社 束沐攝)
  中評社杭州7月5日電(記者 束沐)大陸台生碩博士“復興之路”浙江研習營繼續展開授課,昨天上午,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周天勇應邀進行一場題為《新經濟與經濟轉型》的講座,介紹了中國大陸目前經濟形勢與新經濟發展前景。他指出,在“互聯網+”的新經濟大潮下,政府監管體制需要深化改革,及時跟上新經濟的發展步伐。

  周天勇表示,改革開放是四十年來,中國經濟突飛猛進,人口規模大、人口密集、人力資本積累量非常大,具有工科背景的留學生大量回流,引進學習、消化吸收能力比較強,都構成了中國發展新經濟的條件。他舉例,有一位生產電風扇的台商告訴他,在台灣最多銷量為一百多萬台,最差時只能賣出幾萬台,但在大陸銷量好的時候可以賣出三千萬台,可見大陸十幾億的龐大市場。

  不過,周天勇也指出,中國大陸經濟已經進入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他曾比較過韓國與台灣地區的經濟發展歷程,他發現台灣和韓國都經歷了40年以上的GDP增速超過8%的高增長時期,但反觀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還沒到40年,在2012年的時候經濟增速就明顯放緩。對此,他分析,大陸實行計劃生育力度比較大是一個因素,因為計劃生育讓中國減少將近2億人口,造成了生產的全面過剩。他認為,在傳統工業化提前結束、生產全面過剩的背景下,大陸更需要向新經濟轉型,因此大陸經濟轉型的緊迫性比韓國和台灣更要迫切。

  周天勇介紹了大陸最近在新經濟方面的發展成就。他說,一方面,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網絡經濟徹底改變了中國人的交易、消費、生活的方式,幾乎滲透到大陸民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如“互聯網+廚師”、“互聯網+短租”等。另一方面,自動化生產的發展與普及,讓勞動力成本大幅度下降,工廠機器人智能製造和互聯網結合的個性化製造都已逐漸展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