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林濁水:不分藍綠七成五認定蔡傾向“台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6-05 10:13:43


TVBS統獨立場民調。(照片:美麗島電子報提供)
 
  在2015年民眾依傳統觀念看蔡主席,立場取向比較強;2016則受到蔡英文強力引導,策略取向大幅上升;2017年兩岸陷入承認九二共識與否的爭執,民眾從立場看問題的方向再度回升。

  凍獨的老問題;和平協議的舊經驗 

  由於中共和一部分的國民黨,甚至少數的民進黨公職一直希望民進黨採取“凍獨”或“廢獨”的方式放棄“台獨”立場,因此這一個民調提出“讓蔡英文維持現狀的主張成為取代“台獨黨綱”的問題試探民眾的反應,結果是53.0%的民眾支持,28.0%不支持。其中,民進黨民眾居然也有60%支持,反對的只有25.6%。

  這一個結果固然很令人驚訝,但是如果從區分立場和策略的角度來理解,則卻是合理的:民進黨民眾認為她傾向“台獨”的有21.1%,這數字和反對以維持現狀黨綱取代“台獨黨綱”的25.6%約略相當。認為她以維持現狀為策略,“台獨”是立場的有16.0%+22.6%=38.6%,加上永遠維持現狀的16.5%共有55.3%,這和支持以維持現狀取代黨綱的60.0%也很接近。

  但是有38.6%的民進黨選民是站在“台獨”立場上支持維持現狀的策略的,換句話說,他們很直覺地認為如果民進黨這樣做,那只是在策略上做了選擇而不是立場的改變,所以是該支持的。基本上他們是以美國總統選舉的政綱來理解黨綱,揭示的只是階段性的策略而不是基本的立場。

  只是問題沒有這麼簡單,北京和台灣的統派要的是民進黨立場的改變而不是策略的權宜。在這樣的脈絡下,民進黨一旦把“讓蔡英文維持現狀的主張成為取代“台獨黨綱”的主張排進實際的黨綱修改議程,必定會在黨內黨外都掀起民進黨是改變立場還是策略權宜的爭議。一旦這一個爭議掀起,局面會是怎樣,有一個有趣的參考:

  2012年“總統”選舉,馬英九丟出和平協議做為解決兩岸僵局的策略,一時大獲肯定,但是進一步討論時,大家發現簽和平協議涉及的不是只有兩岸和平的策略而已,而是不能迴避要怎樣重新安頓台灣的主權問題,於是支持的民意急速逆轉,逼得馬英九只好在和平協議的議題上偃旗休兵。前車可鑒,假設“讓蔡英文維持現狀的主張成為取代“台獨黨綱”的提議真的被進行,蔡英文要怎樣免於落入當年馬英九的處境是很難想像的。

  在這樣的理解下,這一個民調雖然得到民眾既高度支持“兩岸談判協商,建立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共同政治基礎作為兩岸各項交流的依據”,也高度支持為“建立共同政治基礎改善雙方關係”“兩岸都要調整政策”的看法,但是在北京態度還相當僵硬的當前,蔡英文要把民眾這兩樣高度期待轉換成具體行動恐怕真是不容易的事。

  從民調上還可以看到時代力量的民眾高達50.6%不支持“讓蔡英文維持現狀的主張成為取代“台獨黨綱”,可見對主權議題比民進黨民眾更敏感的他們已經預先聞到這一個提議的主權意涵了,這數據也指示出如果蔡英文一旦讓“維持現狀的主張成為取代“台獨黨綱”付諸實踐的風險所在。

  最後,民調問卷中在定義上做區分,把統獨定義為立場,把維持現狀定義為階段性策略的做法很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理解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台灣關於民眾的統獨看法,從1990年代到現在,各民調公司做過的調查可能已經有數以千計之多,但是由於問卷題目的不同,各個民調調查出來的數據差別非常巨大,在這許多數據大不相同的民調中,政、學界各取所需,堅持己見互不相讓,長年爭辯,到底誰是誰非,如果使用本文區分立場和策略的分析方式,無疑的可以找到一個最貼近民意的理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