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批華裔科學家回國,美國科學在衰退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27 07:37:55


 
  第二,美國學生在數學和科學上的表現,比起上世紀70年代並不遜色,甚至還有提升。

  第三,很多指標顯示,美國公眾對於科學的興趣和支持度維持在很高的水平。從新聞媒體對科學話題的報道量變化來看,儘管波動很大,但總的來講,美國《新聞周刊》(Newsweek)從1950年到2007年中有關科學內容的報道大大增加了。

  第四,美國大學在學士、碩士和博士三個水平上的科學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在持續上升。以博士學位授予情況為例,從2002年到2008年博士學位的授予數量年均增長高達7.1%,短短6年間增加了51%,儘管這種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國際學生,本土美國學生被授予科學學位的數量趨於穩定。

  第五,在美國,大多數獲得科學學位的畢業生均能找到與他們所獲得教育相關的工作。從這些角度來說,美國科學發展的前景並沒有人們想得那麼悲觀。

  對美國科學未來可能不利的因素

  同時,這本書也討論了對美國科學未來可能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其一,美國科學家收入增長得很緩慢,特別是相較其他高社會地位的職位,比如醫生、律師;其二,想要在學術界獲得教職越來越難,很多年輕學者不得不在獲得正式教職前接受一份或多份博士後的工作;其三,全球化帶來了其他國家在科學領域上的激烈競爭,美國對於全球科學事業的貢獻相對它的過去在下降。

  儘管存在這些不利因素,但本書作者認為,從另一角度看,科學的全球化也是美國科學的一大貢獻。科學發現屬於公共物品,它一旦發現,就會被記錄,並在世界其他地區傳播、應用。因此,大量美國的科學發現通過全球化惠及了世界各個角落。另外,美國科學界本身也從全球化中獲益,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被吸引至美國從事科研工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