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知識網紅”:一群新型知識分子的創新創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4-18 11:49:43


 
  優質知識讓人見賢思齊

  為了能在“知識付費”時代勝出,“知識網紅”在不斷探索嘗試,通過創新和變革當前知識傳播模式,希望為用戶提供更加精彩的內容。

  在網絡世界裡,米果文化創始人、CEO胡漸彪是一位知識產品創作商。他們打造的新品《小學問》上線首日付費訂閱用戶超1.5萬,當日銷售額破300萬元。在他看來,優質的知識產品要以用戶需求為產品骨幹,以用戶習慣決定產品的調性與傳達形態。胡漸彪稱,面對獨特的技術需求,生產者要有“解構—重組知識”的能力,更要有“演繹知識”的能力,知識付費開啟了用戶全新的知識吸收方式,也開啟了全新的生產專業。

  在演繹知識方面,視知TV致力於讓“知識看得見”,他們把專業而晦澀的知識,轉換成圖片、漫畫、視頻等一切生動清晰的形式。馬昌博給出了一個公式:社會情緒+知識痛點+應用場景,三者巧妙結合。他舉例說道,夏日臨近,點開《女子力科學說》,愛美人士即可通過3分鐘動畫了解讓人瞬間變白變美面膜的危害等信息。

  “從創造者角度看,知識紅利吸引了更多人參與到競爭中來。若想勝出,便要更好,如果不能長期提供優質內容,將會被用戶拋棄。”李笑來認為,“知識付費”市場機制一旦形成,人們將不會再為劣質內容買單。

  在李笑來看來,知識紅利的增加推動著社會文明的進步,“知識網紅”的存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見賢思齊。“教育本身是一種社交,被教育者在優質內容的熏陶下,自身的認知能力和執行能力也在經歷系統升級。”他說,廣大網友一直在進步,他們中間甚至會出現下一代精英。而當更多的人去關注、尊重、創造知識,互聯網中充斥的低級、惡俗內容,則會逐漸被取代,有助於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環境。

  在“知識網紅”不斷湧現的當下,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個更加專業垂直、轉化率更高的‘知識網紅’時代即將到來。”對此馬昌博談到,羅振宇等“知識網紅”通過知識分享得到認可、獲得收益是件好事,他希望更多的知識傳播者、解釋者、翻譯者能夠成為“知識網紅”,為大眾提供更加精細、多元的知識養分。

  (來源:光明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