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王冬勝: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金融治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1 17:04:58


大會現場(中評社 徐夢溪攝)
 
  當前全球金融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各監管機構的分工不够明確,監管職能重叠而且不到位。二是監管措施大多適用於發達經濟體金融市場,而對於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則針對性不強。一些監管要求不僅增加了發展中國家及新興經濟體的成本,還限制了它們的發展。三是歷史原因形成的發達經濟體在金融領域享有巨大的影響力和特權,而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未能獲得與其經濟占比相對應的話語權。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對外貿易國、資本淨輸出國。同時,中國金融體系的規模在全球的排名也迅速攀升。到2016年底,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達232萬億元人民幣,在全球名列前茅。本人在日常工作中,長期與全球及亞洲的經濟、金融界有著密切的溝通與交流。大家普遍認為,憑著中國的綜合國力及經濟金融體量,完全有能力、有條件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金融治理,并積極發揮建設性作用。

  習近平主席在今年達沃斯論壇的講話中明確指出:“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理應平等參與決策、享受權利、履行義務。要賦予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更多代表性和發言權。”作為香港金融界的委員,我很希望國家在國際金融舞台上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所以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積極主動參與國際金融規則的制訂,選擇正確的路徑和節奏融入世界經濟。中國需要不斷提升在現有國際金融組織中的成員地位,積極就現有金融監管架構的調整及新規則的制訂提出“中國方案”,以維護自身利益;以高標准及良好治理來運作由中國發起的多邊金融機構,并推動這些多邊機構與現有國際金融組織加強合作,為建立一個創新、互利、共享、包容的國際金融新秩序貢獻中國力量。

  第二,充分發揮香港在金融相關人才方面的優勢。提升中國在國際金融組織中的影響力和控制力關鍵在人。香港擁有大批愛國愛港且了解國家政策、熟悉國際金融規則及市場化運作的專業人士,希望國家充分發揮香港的人才優勢,讓更多香港專業人士有機會在各種國際金融組織中擔任重要職位,為國效力。

  第三,練好內功,快速提高中國銀行業的國際化水平。相對於國際同行,中資銀行業在收入結構、合規意識、海外業務本地化經營等多方面還有很大改進空間,必須加強管理,加快改革,提升國際化水平。

  王冬勝表示,綜上,全球金融治理正處在變革期,中國應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全球金融治理,按照習近平主席在G20會議上指明的方向,建設性地推進全球金融改革,并在積極參與中實現自身從金融大國向金融強國的轉變。

  (中評社報道組:林艶 徐夢溪 郭至君 束沐 後援組:范穎薇 海涵 李昕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