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近東:大力推動實體零售向智慧零售轉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9 16:33:12


張近東(中評社記者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於3月9日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近東: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礎,是引導生產、擴大消費的重要載體,是繁榮市場、保障就業的重要渠道。當前,傳統實體零售由於成本上漲、市場需求放緩,特別是受電商分流等因素影響,銷售下滑、效益下降,“關門退租”現象有所增加。面對激烈競爭,實體零售必須主動擁抱互聯網,運用新技術,打造新業態,創造智慧零售新模式。智慧零售的本質就是運用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充分感知消費習慣,預測消費趨勢,引導生產製造,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

  一要順應移動互聯新趨勢,努力發展智慧零售。2016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4%,網上零售額增長26.2%,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以上,移動端購物占比達到68%。實體店看得見、摸得著,體驗充分,易於鑒別防範假冒偽劣,但是不可能像網上零售那樣,突破時空限制,為消費者提供更廣泛選擇。實體零售不能死守老路,必須創新求變,順應移動化、社交化、本地化的發展趨勢,與移動互聯實現有機融合,走智慧零售之路。要基於移動端拓展新渠道,實現銷售無處不在、購買隨時隨地;運用互聯網工具進行社交營銷、社群營銷,培養消費者黏性,提高忠誠度;利用線上線下融合,創新零售業態,發展社區零售網絡、農村服務網點,更好地貼近顧客,服務億萬百姓。近兩年來,企業積極參與全國工商聯組織開展的“萬企幫萬村”精准扶貧行動,在全國開設了2000家線下農村直營店,設立了300個線上地方特色產品館,為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打通了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二要規範電子商務,促進智慧零售。電子商務是零售的虛擬渠道,是發展智慧零售的重要技術手段。近年來,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電商行業企業和個人商戶已超1000萬,從業人員接近2400萬。但是,電子商務發展目前尚無法可依,存在著假冒偽劣、偷稅漏稅、投資補貼等不良行為。良好的市場環境是發展智慧零售的重要保障,要盡快出台規範電子商務發展的法律法規,發揮行業協會協同管理作用,加強全渠道動態監管和行業自律,打擊取締制假販假窩點,建立失信電商企業和個人黑名單,公開商品質檢信息,向社會開放查詢;要推進線上線下平台承擔連帶監管責任,前置網絡交易管理,減少假冒偽劣滋生土壤;引導電商企業服務實體零售,搭建智慧零售平台,推動零售企業走品牌化發展道路,增強消費信心,釋放社會購買力。

  三要大數據牽引,以智慧零售推動有效供給。供需錯配是產能過剩和庫存積壓的一個重要原因。智慧零售連接製造,直面消費,通過數據牽引,能精准匹配供需關係。近年來,許多企業改革傳統零售模式,從“+互聯網”到“互聯網+”,貫通線上線下,通過大數據挖掘消費規律,反向定義產品設計,同步預售、預測訂單,以需求引導生產,讓“精准訂制”“智能製造”成為現實。大數據已成為各行各業擺脫低端化、同質化競爭的重要手段,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要盡快完善數據采集、交易和安全披露的法律法規,推動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要引導大型零售企業轉變經營方式,通過集中採購、買斷經營、開發自有品牌等方式,與製造業企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有效供給。

  各位委員,我國擁有最大的人口規模、最快的消費增速、最多的網購人群,零售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讓我們共同努力,推動智慧零售健康發展,激發新供給、激活新消費,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出更大貢獻。

 
(中評社報道組:徐夢溪、林艶、郭至君、束沐  後援組:臧涵、李娜、李昕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