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榮順:編纂民法典為保證人身財產權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9 12:32:06


張榮順回答記者提問(中評社 郭至君攝)
  中評社北京3月9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早邀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副主任許安標,刑法室主任王愛立就“民法總則草案與人大立法工作”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張榮順表示,重新啟動編纂民法典工作,要回到民事法律最核心的問題上,即保證人民群眾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編纂民法典就是在新形勢下,國家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更好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光明日報融媒體:新中國民法典編纂從1954年開始第一次制定,先後經歷了4次編纂,但是始終未能完成,請問為什麼要再次啟動編纂民法典?編纂民法典要解決什麼問題?

  張榮順:這就是我們中國人,我們想幹成的事,我們一代一代人最終要做成它。這次重新啟動編纂民法典工作,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的。為什麼要提出編纂民法典?這要回到我們民事法律最核心的問題上,民事法律最核心的是保證人民群眾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所以編纂民法典就是在新形勢下,我們國家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怎麼來更好地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更好地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從上個世紀80年代起,我不知道各位記者朋友是不是了解,我們國家先後制定了30多部民商事法律,而且在其他領域也有很多法律規定保障民事權利。也可以說,改革開放38年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的人民日益富裕,我們的經濟充滿活力,我們的社會和諧穩定,民商事立法在這當中始終發揮著引領和推動作用,它是發揮了巨大作用的,伴隨著我們整個改革開放過程。整個這個過程,一方面是改革開放,大家能體會到的,另一方面是民商事立法一直緊跟這個歷程,一步一步在加強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黨中央提出了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等等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任務。就最近發表的文件來說,比如加強對產權的平等保護,像這一些一系列重要文件,改革的舉措、措施,都提出了一個怎麼從民事法律的角度來落實的問題,它都會涉及到民事權利,都要求在民事立法跟上去,來落實這些改革的舉措。

  就我們要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來說,我們也需要有一套健全的民事法律制度來適應我們即將健成的小康社會。所以我們這一次編纂民法典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作出的一個決定,也是在實現我們整個國家發展的一個總體發展目標所決定的。我想在這個地方強調一點,執政為民、維護最廣大人民群體的利益,始終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也是編纂民法典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通過民法典的編纂工作,不僅對納入民法典的現行法律進行必要的修改完善,而且也會帶動其他民事特別法律的修改完善,使得我們國家對民事權利的保護深度和廣度都達到一個新的水平,來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對未來生活、發展、事業各個方面的需求,給他們未來的事業發展、過上更好的生活提供一個有力的法律方面的支撐。

  (報道組:郭至君 林艶 徐夢溪 束沐 後方支援記者:李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