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兩岸青年學子書會 汪毅夫分享故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7 00:12:00


兩岸青年學子發言(中評社 臧涵攝)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編輯學系本科生胡樞林表示,汪爺爺的書像是橋梁,讓台灣和大陸互相多一點了解,裡面收錄的內容讀來不像是口號式的演說,是一個個有人,有文化,有感情的故事,能引起大家的共鳴。戰爭年代過去,和平之下的暗流仍沒有停止湧動,但很多台胞和大陸人始終沒有放棄為兩岸統一做出努力。台聯的學術工作或許正如蚯蚓鬆土,溫和有態度,持久努力且相信奇跡,推動改變發生。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台籍博士生林士清在發言中首先分享了一年前首次與汪毅夫會長交談的回憶,他表示,迄今能感受到汪先生回答這個尖銳問題的從容態度,更肯定汪先生在憑著深厚的治學功底。近年來往返兩岸三地之間的林士清發現,台灣內部湧現許多繽紛的政治情緒,“中華民族”、“兩岸一家”等是這幾年經常出現在兩岸交流的關鍵詞,亦為北京對呼喚兩岸統一的最大憑藉,喚醒兩岸血濃於水的共同情感。但是這種論述在學術定義上,隨著資訊的挖掘與更新恐怕備受挑戰。對此他認為,汪毅夫先生的回應讓他甚為讚揚。他指出,綜觀汪毅夫先生的學術成就,從歷史傳承、交流互動等層面入手,揭示了福建與台灣之間的社會關係的歷史與現狀,也印證了兩岸關係“血濃於水”的歷史事實,既富有學術價值,後輩瞭解汪先生知台是兩岸關係的資產,更勉勵台灣青年勇於瞭解中國大陸。

  首都師範大學法學系本科生李昕言表示,汪爺爺的這本書主要談學術風,所以也從法學方向談談對兩岸學術研究的理解。兩岸法學建設首先是同根同源的,但是由於兩岸實際情況不同所以兩岸法學建設程度不同。大陸這邊最終形成了中國特色法學體系,注重實際研究。而台灣這邊就更注重理論研究一些。但是大陸與台灣的研究實際上是相互依存的,大陸的學術研究還是要依托台灣的理論研究。現在越來越多陸生赴台學習,是想促進兩岸學術交流,共同思考未來。“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謹以此言送給新一代學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