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時報:特朗普的挫折 蔡英文的啟示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24 09:48:26


 
  有趣的是,第九巡迴法院的裁判說,川普並沒有提出證據,足以證明他命令禁止的7國人士之中,有任何人正在對美國發動恐攻,只是大剌剌主張法院不可以過問他的權力決定。他當然還可以原樣發布一次新的行政命令,但當他再次在法院碰壁的時候,只會自找難看。經過兩度挫敗,川普終於決定另行發布大幅縮水的禁止旅行命令,向法院認輸。 

  看看特朗普一意孤行及司法堅持憲政法理,不妨想想台灣。打著轉型正義的旗號,執政者卻一廂情願,竟將敵手政黨的一切財產都當作是不當取得的政治指控與假設,寫成法律,企圖就此取代司法的事實調查,而任由黨產會動用難見匹敵的行政權力,全面對付已經兩度將政權和平轉移的最大在野黨,使之立即斷炊而無法存續。黨產會連特朗普國家安全與狀況緊急的咒語都難以念動,就想將法院擺在一邊,憑著行政大權我行我素,與特朗普的囂張相比,頗有東西爭輝之勢。而黨產會在遇到法院裁定停止執行其行政命令時,竟又立刻重新祭出新的命令捲土重來,其目無司法、也不知自重的程度,較特朗普又猶有過之。 

  台灣的司法體質雖然未必如美國司法一樣頑健,但也已登上足夠獨立的境界。與美國的法院相比,我國的行政法院一連4次停止黨產會行政命令的執行,所發揮的權力制衡作用,似也不遑多讓,差堪告慰。 

  其實憲法的道理很簡單,權力在手的人總是想要擴張權力,長期在位,對付政敵,甚至置之於死地。民主政治當然是得到多數的支持才能執政,但絕非因此就可“朕即國家,予奪由心”。黨產會中並不缺乏應該懂得法治精神的法律人,照理說應該要比特朗普的法治素養更勝一籌才是。可是看到黨產會的行事作風,採用經濟手段抄家滅族,雞犬不留,這樣以報仇的姿態對付政治敵手,法西斯一般的手般,怎能符合法治理性呢? 

  看看特朗普,想想自己,台灣追求憲政法治,司法獨立,試煉不斷而折難多多。蔡英文政府企圖以行政權推動司法改革,改革是必要的,但司法界要以維護“頑健的司法體質”、鞏固“獨立於行政權之外的地位”為主要目標,切勿以辭害志、因小失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