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0日電/如果說奔馳、本田等全球知名大企業資助“伊斯蘭國”,你肯定覺得“不可能吧”。
但如果他們變相資助了,而且自己不知情呢?
英國《泰晤士報》9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試圖表達的就是這一可能。該報稱,其調查顯示,奔馳、本田、湯森路透、利物浦大學、哈裡法克斯銀行等數百家全球品牌、大學和慈善機構,都因各自的廣告出現在極端組織網站或伴隨極端主義者製作的視頻出現,幫恐怖組織“伊斯蘭國”、新納粹組織“Combat18”等賺了大錢。
有多大一筆錢?
《泰晤士報》說,極端組織差不多一個月能靠這些廣告掙好幾萬英鎊。
怎麼做到呢?
《泰晤士報》是這樣解釋的:
一段YouTube視頻,不論發布者是誰,其伴播的廣告如果能獲得1000次點擊,視頻發布者就能得到6英鎊收益,而那些最流行的極端主義視頻往往能獲得100多萬次點擊。
該報稱,如今,那些大型廣告代理機構往往為牟利,推動客戶去做在線廣告。此前,為避免在線廣告“突然出現”在含有極端內容的視頻裡,有關機構出台了一份黑名單。但調查顯示,黑名單並沒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泰晤士報》舉例說,一段含有親“伊斯蘭國”內容的YouTube視頻,在播放暫停時就會有一段奔馳E級轎車廣告出現,而這段視頻點擊量已達到11.5萬次。
該報道稱,很多公司都表示,他們沒有注意到本公司品牌廣告會與極端主義視頻內容沾邊,並對此“深感擔憂”。
YouTube的所有者谷歌公司對此表示,在收到《泰晤士報》提醒後,他們已經下架了一些視頻。谷歌發言人稱,“我們會移除違反規定的視頻,對於煽動暴力和仇恨的內容採取零容忍政策。”
至於那些廣告代理機構,《泰晤士報》說,其中最大的6家都不承認自己有任何過錯。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