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時報:台灣經濟需雷霆一擊的轉念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2-01 11:33:59


 
  民間企業如此,政府表現亦是謹小慎微。經濟表現差,政府不但自我限縮於財政平衡思維,不敢大手筆祭出財政政策,更受到意識型態限制,把所有沾上“中資嫌疑”的投資往外推,讓台灣吸引外人直接投資能力成為全球倒數幾名;在廢核神主牌陰影下,民進黨上任不久就出現限電危機,連“經濟部”都承認缺電風險高,要趕快興建緊急供電機組計劃,為了非核家園這塊神主牌,蔡政府就是非廢核不可,這等於把台灣的供電往死里推。 

  如果我們好好盤點台灣各種條件,可以發現台灣仍有雄厚的本錢,雖然近年已逐漸流失中。台灣累積數十年的製造業基礎仍在,科技產業技術亦仍足以與其他國家爭鋒,民間資金雄厚,幾乎沒有外債;政府財政雖困窘,但債務餘額占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只有35%,遠遠低於許多國家的70%、80%,甚至超過100%;台灣經濟仍有奮力一搏之能力。 

  但如果繼續因循舊規,不從心態上做出改變,就不可能掙脫“新平庸”,經濟恐將長期陷入低成長、甚至停滯的困境。 

  政府應把施政重點拉回經濟,首先要暫時“忘掉”債務問題,大幅加大公共建設投資力道,提出類似當年十大建設、六年國建等足以提高台灣競爭力、對台灣有“質變”效益的建設。在民間投資方面,應排除走過頭的各種環保、土地正義干擾,同時調整能源政策,讓供電風險不再是影響企業投資的因素。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