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工商時報:特朗普經濟政策的不可能任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8 10:41:12


 
  再者,特朗普設定全面翻新美國基礎建設的目標,要向國會提出《美國能源與基礎建設產業法》(American Energy & Infrastructure Act),目標是未來十年投資1兆美元在基礎建設與能源產業,如此龐大的投資,特朗普卻要做到“零預算增長”(revenue neutral),又是一個公共財政上的嶄新挑戰。 

  綜合特朗普眾多相互衝突的經濟政策目標,幾乎沒有同時達成的可能,唯一的機會,必須寄託在他所謂“高達兩兆美元的海外資金回流”,唯有成功引導钜額的海外資金回流,才可能創造新的投資、增加超過奧巴馬雙倍的工作機會,提高政府稅收以填補降稅的黑洞,同時,特朗普也必須仰賴巨額資金回流,目標一兆美元的龐大基礎建設才有第一筆啟動的資金。 

  姑且不論所謂兩兆美元的海外資金,到底是不是一筆可以任意撬動的資金,特朗普要靠這筆資金來達成他多重複雜的政策目標,第一要務就是立法完成海外資金回流特別稅,第二要務就是維持強勢美元匯率來創造回流的環境,第三就是誘使美國的海外工廠搬遷回國。這些對於新興市場的經濟與金融發展,都是威脅。 

  特朗普的政策對台灣來說,存在大機會與大威脅。台灣廠商多年來與美國企業建立緊密的供應關係,對於特朗普政策的變動極為敏感,也最有可能化危機為轉機,美國廠商的資金或是生產回流,台灣廠商都有發揮的空間,這是台灣企業轉型升級的大好機會;但是,強勢美元以及特朗普對中國敵視的貿易政策,則會威脅到亞洲國家的經貿與金融安定,台灣無法自外,必須及早因應預做準備。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