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現場:一國兩制二十周年 學者談期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01 00:24:33


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朱松嶺(中評社 秦正陽攝)
 
  李曉兵表示,在21世紀,國家的重塑或者國家的拆解、解構成為一個主流,大國變成了若干個小國,小國變成了若干個更小的國家,中國在這樣一個新的歷史時間點上,也面臨著台港澳問題給我們帶來的新挑戰,這種挑戰其實也是中華民族在這樣一個歷史時間點上一個要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超越的機會。

  李曉兵認為,在面對國家統一問題的時候,面對世界的大潮,面對法治難題時,要進行破解,如果能夠破解,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可能就會超越重大的挫折,就能夠說服自己,也能夠說服台港澳地區的人民,同時也能夠對世界有所交待。

  田飛龍表示,當前二戰後的成果基本被侵蝕一空,日德重新列強化,美國從布雷頓森林體系中主動撤退,退化成回歸現實主義傳統,爭權奪利的列強之一。與100年前的世界格局唯一不同的是,中國從積貧積弱的東方國家一躍成為一個主要列強,並且具有非常強的潛力來塑造21世紀的世界秩序。未來這個世界必須要有新世界觀。如果中國能贏得世界的信任,一定能贏得港台的信任,所以這都是正在發生的事實。
 
  田飛龍表示,中國因為其文明根基、使命以及抱負,已經不可避免在四個層次上同時開一種超國家的締造。 一是治理現代化意義上的民主法治意義的締造;二是政治決斷、政治憲法結構意義上理性的推展;三是超國家的,區域的命運共同體的建構,比如“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最後就是這些年中國哲學界對於新天下主義的構造,但目前還面臨如何讓東方智慧成為各語種、各種族、各文明地域之間通行的語法的問題。

  田飛龍認為,當人們更加習慣用這樣一套更成熟的天下理論的概念以及思維去思考政治、秩序以及相關價值關係的時候,其實中國已經表達了一個世界。在今天中國已經是一個濃縮的世界,中國要把這種濃縮的世界重新表達於世界,這就是21世紀中國夢核心的內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