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中評社 戴祺修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16日電(記者 戴祺修)對於蔡政府有意開放日本福島核災五縣市輻射疑慮食品,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主任胡幼偉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若開放日本輻射疑慮食品進口,從過去美牛經驗來看政府應該先做到檢驗標準高於國際、商品標示清晰與醫療求償配套三大項目,同時若是為了外交政策談判需求,應該要公開談判過程,像是兩岸間協議談判需要經過“國會”監督,對日本的外交談判也該遵循同樣標準,避免在國際談判中成為一廂情願。
為開放日本福島核災五縣市有輻射疑慮的食品進口台灣,“行政院”在三日內連續召開十場公聽會,已於14日全部落幕,多場公聽會爆發流血衝突,造成台灣輿論熱議,遭批評官方只是尋求背書並非傾聽民意。
胡幼偉目前是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教授兼系主任,過去曾擔任“行政院”發言人、記者、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所長。
針對蔡英文政府準備開放日本福島核災五縣市輻射疑慮食品並在三天內召開十場公聽會,引發爭議,胡幼偉表示,要處理食安議題首先要從科學角度出發,來看日本食品或農產品在輻射劑量上是否有沒有具公信力的檢測標準與機制,同時台灣在食品入境時,有沒有足夠的人力與設備來對產品做檢測。
胡幼偉說,從過去馬政府處理含瘦肉精美國牛肉進口的經驗來看,若是一定要進口日本有輻射疑慮的食品或農產品,一定要採用國際上面有共同可以接受的輻射劑量標準值,他無法接受台灣用低於國際標準的寬鬆方式進行,這會讓台灣民眾無法接受。
胡幼偉認為,若是一定要開放進口,第二個工作是這些農產品與食品最後進入消費端時,消費者能否清楚辨識產品產地,也就是清楚標示問題,像是當初美牛進口的配套措施就是各種通路上有使用美牛就需要清楚告訴消費者,讓民眾能夠辨識並且有選擇的空間,目前並沒有看到政府清楚標示的配套措施。
胡幼偉表示,第三項政府該做的工作是當含一定劑量輻射產品進口,民眾使用後出現了健康危害,未來有沒有求償機制以及該怎麼運作,有沒有相關的醫療救助配套措施等,政府基於國際貿易或是外交政策的考慮,若是上述幾個準備工作都有先說明,民眾能夠接受的程度會更高。
針對輿論認為蔡英文政府火速推動開放有輻射疑慮的食品入台,是作為外交政策籌碼,希望換取諸如亞太經合會中的宋安會、台日司法互助協議或是日本支持台灣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等,胡幼偉表示,政府在國際互動的利益交換上,不管是獲取到哪些利益,有兩個問題必須優先處理。
胡幼偉說,首先是透明化的問題,既然是已經定調要做交換,在談判的過程中需不需要受到“國會”監督,像是過去台灣與對岸間的談判被要求須要有“國會”的監督,那對日本的談判協商過程是否也要遵循同樣的標準進行,是否也要以透明化為原則說明談判過程以及用哪些利益、價值來做交換。
胡幼偉指出,第二個問題是政府在談判過程中是否能夠換得台灣所需要的利益,國際談判中的利益交換不能一廂情願,假使真的是從交換的角度出發,對台灣有利是否應該先把相關協議簽訂完成後,在進行市場開放,若是先開放最終卻是談判破裂或是出現曠日廢時的狀況,因此不應該是以先開放作為條件,而是把開放日本有輻射疑慮的農產品當作是談判條件之一來進行才是。
他說,從本次開放日本有輻射疑慮的農產品事件中可以看出台灣民眾對日本的好感,也能看出對台灣官僚體系的不信任,胡幼偉認為,政府若對自己的作為有信心,所有的資訊都可以公開透明,在“國會”中也能進行討論,像是邊境管理是抽查或是全面檢驗,這些細節都該公布,而不是去指責民眾在公聽會上刻意杯葛,大家會恐慌的原因是來自於資訊不足。
胡幼偉說,未來台灣可能還會面對含瘦肉精豬肉進口的議題,台灣食用豬肉的量是牛肉的七倍,養豬產業在台灣也是重要產業,政府要拿出哪些補助或是輔導措施都要先說明,因此美豬確實會引起民眾的焦慮與恐慌程度將會遠勝於本次日本產品事件,他的建議還是引用過去美牛經驗下清楚標示、醫療配套、產業補助轉型等配套措施,避免民眾恐慌以及養豬業受到的衝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