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李克強外訪:中國正邁向新興服務性大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14 09:42:16


 
  國際公共產品是利益絕非負擔

  自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的不斷加深,同時也伴隨著環境污染、金融危機、領土爭端、民族矛盾、宗教衝突、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等問題的不斷擴散蔓延,這使主權國家和國際社會在全球、區域與國內層面面臨著愈加複雜多樣的挑戰,如何有效應對或化解這些威脅和挑戰,或產生更多行之有效的國際公共治理方略是當前形勢下的新需求。

  增加國際公共產品供給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的強烈需求和普遍共識。面對當今國際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的現狀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積極參與全球和地區事務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促進區域互信與合作方面肩負起重要的作用,充分展現了負責任的世界大國的擔當,全球治理和區域治理不僅有助於化解當今的非傳統安全危機,也是中國主導構建多元一體、命運共同的國際新秩序、新價值的契機,有利於加深中國與有關國家間的合作關係,使更多的中國經貿、中國理念、中國智慧、中國文化走出去。

  荷蘭依靠提供和維持格勞秀斯提出的國際海洋貿易規則得到了16世紀末歐洲最具實力的強國地位,英國則依靠推動完整的全球貿易與通商準則維持其“日不落帝國”的全球話語權,美國用更具約束力的國際法、全球性制度和價值體系充實其在70年代霸權衰落後的領導地位,因此對於復興階段的中國來講,創建更新穎、與時俱進的國際公共產品,是中國“軟實力”的重要構成部分,話語權和國際地位是無法簡單地用財富能衡量的。(中國人民大學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所長、國發院研究員 許勤華)

  (來源:國是直通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