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企海外投資屢遇阻 貿易保護損人不利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1-04 12:03:17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連中企購買非洲的驢子都遭到西方媒體的揶揄。前不久,CNN刊發一篇題為“中國為啥滿世界買驢子”的文章,文中引用一名研究中非問題專家的話暗示:“中國的需求太大了,非洲這些國家要好好管管,不然資源會被耗光的”。對此,中國網友只能以“要吃火燒”等理由無奈回復。

  據統計,自2015年7月以來,已有11宗涉及中資的大型併購交易被取消,總涉資近400億美元,相當於這段時期全球宣布的所有併購交易總額的14%。這一數字不包括中化收購先正達和中資收購德國芯片製造商愛思強的交易。這些交易之所以被取消,大部分是因為所謂的“國家安全”。

  互利共贏 貿易保護損人不利己

  西方國家渲染中國威脅、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阻攔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實則擔心中國拿走他們的技術並轉移就業機會,反映了歐美國家日漸增長的“新貿易保護主義”趨勢。

  那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以2012年三一重工收購普茨邁斯特為例。四年過去了,普茨邁斯特在德國的雇傭情況一直保持穩定。曾反對合併的工人們如今說,比起被來自其他地方的買家收購,他們的運氣可能好多了。被收購以來,普茨邁斯特營收增加了近三分之一,品牌完好無損,與供應商建立的關係也絲毫未變。

  中國是最開放的發展中經濟體之一,市場開放的速度和幅度有目共睹。近年歐洲對華投資額持續攀升,當前歐洲在華投資存量遠大於中國對歐投資規模。德國在華企業多達8000餘家,中國在德企業不到2000家,中國在德投資額只有德國在華投資額的1/10,而中國人口是德國人口的16倍。

  多年來受益於貿易自由政策的歐美政府在呼籲中國開放市場的同時,自身卻在不斷給貿易自由設置壁壘。這樣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傾向最終只會損害本國乃至世界的經濟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倪月菊指出,貿易和投資增長是世界經濟的穩定器和發展的基石。貿易保護的增加,只能把各國推向貿易戰的邊緣,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歷史經驗證明,在經濟全球化和產業供應鏈國際化的背景下,如果全球化出現倒退,實施貿易和投資保護只會帶來“雙輸”,必將使本就復甦乏力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絞殺全球經濟復甦的引擎。

  (來源:新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