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白打造“一帶一路”標誌性工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31 12:33:11


 

  2011年9月,中白兩國就建設中白工業園正式簽署協議。為加大工業園的招商引資力度,2012年6月5日,盧卡申科簽發總統令,在土地租賃、入園企業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去年5月,中白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了工業園管委會向首批7家入園企業頒發入園證書和14家意向入園企業向工業園管委會提交入園協議的儀式。

  中白工業園總占地91.5平方公里,不但摘得中國海外十幾個工業園中“面積最大”的桂冠,還拔得“合作層次最高”“政策最優”的頭籌。整個園區完工後,將容納近10萬人工作、近20萬人居住。鄭明輝坦言:“其實,我們是在建一座城市。”

  工業園地理位置優越,堪稱“四流合一”:從中國始發的渝新歐、漢新歐、蓉歐快鐵等多條鐵路貨運通道均通過白俄羅斯直達歐洲,而園區東側的貨運鐵路可與上述鐵路線實現無縫對接;貫穿園區的公路一條連接莫斯科與柏林,一條直達波羅的海深水良港克萊佩達;工業園毗鄰機場,連接明斯克市區與機場的輕軌線已在規劃之中。

  現在,工業園有了一個響亮的新名字——“巨石”。園區地勢平坦,連鋪設道路的砂石都要從外地采集,“巨石”的名字從何而來?工業園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海欣向記者介紹,“巨石”來源於園區內的一個村名,也同時契合了盧卡申科總統對工業園的定位——中白兩國經貿合作的基石。“巨石”一名既可體現工業園自身地位,又讓當地居民感到親切,還可讓周邊國家感受到工業園並不僅是中白兩國間的項目,而且對所有國家開放。“改名起到一舉三得的作用。”李海欣說。

  展望——

  未來10年內工業園可為白俄羅斯GDP帶來5%到10%的增長

  卡羅捷耶夫曾在白俄羅斯經濟發展部任職。他向記者透露,白俄羅斯經濟發展部評估,未來10年內工業園可為白俄羅斯國內生產總值(GDP)帶來5%到10%的增長。

  事實上,除了工程建設,工業園還面臨著招商引資、運營管理、延伸規劃、員工招聘等多項任務,以便為二期和三期工程打下基礎。

  李海欣介紹,為了促進園區順利建設,中方做足了功課。為了促進中白員工的溝通融合,工業園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專門開設了一個半月的“小課堂”,請孔子學院的中國教師為白方員工講解中國傳統文化,請白方專家為中方員工介紹白俄羅斯文化。鄭明輝告訴記者,在招商過程中,他也要時刻向中方和外方解釋中白之間的思維和制度差異,化解不必要的矛盾。

  卡羅捷耶夫告訴記者,如果簡單地把工程承包給中國公司,本地管理層與中國執行層之間可能會出現很多矛盾。而工業園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管理層與施工隊都是中外結合的團隊,有利於就共同目標進行交流溝通,減少矛盾。

  “要克服中國企業走出去遇到的困難,需要一些‘潤滑劑’。”李海欣說,除了分內業務,公司還自發地履行社會責任。在白俄羅斯中國總商會組織下,公司員工去孤兒院探望、捐贈,在當地引起良好反響,逐漸得到民眾認可。2014年,李海欣被白俄羅斯《事業》雜誌評為年度十二大商業人物之一。

  在中白工業園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明斯克市區的辦公平台內,記者看到,幾十名中白員工正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著。項目經理娜塔莎對記者說,雖然自己習慣按時下班、享受自由空間,但為了保證工作進度,也開始自願加班。“中國公司為我們提供了機遇,這裡的工作氛圍和待遇都很好,在‘巨石’工作我很驕傲”。

  日前,白俄羅斯經濟部部長季諾夫斯基率白俄羅斯經貿代表團到中國深圳推介中白工業園。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強調,中白工業園是中白合作的成功典範,白方有信心與中方一道打造本地區最具競爭力的工業園區,讓工業園成為名副其實的投資熱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