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綜合國力大幅增長,漸漸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迫切需要培養和造就大批有著國際視野的智庫專家和國際問題學者,成為“美國通”、“阿拉伯通”或“俄羅斯通”。為提高自身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中國智庫既要研究和宣傳中國道路,也要敢於研究或評價他國;要具有全球視野,善於提出中國方案,為解決國際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在嚴格保密和遵守制度規定的同時,學習借鑒美國智庫的傳播方法和傳播能力。
除蘭德等少數智庫常承擔政府委托的項目外,大多數美國智庫與決策部門之間並沒有固定的、機制化的成果報送機制和反饋渠道。美國智庫專家坦言,決策部門和政府官員缺少時間、也沒有義務去主動了解智庫研究成果。因此,多數美國智庫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借助自己的網站、成果發布會、酒會、與決策部門的私人關係等形式推廣自己的研究成果。為此,近年美國智庫花大力氣投入到新媒體和網站建設,及時發布研究成果,以吸引公眾,“黏住”網民。有的智庫開放辦“所”,搭建公開講座平台,密切與媒體和公眾互動。這些智庫成果的傳播和宣傳形式值得我們借鑒。
完善智庫人才培養和評價機制。
與高校的教學與科研不同,美國智庫已經成為一個介於政府部門、大學、科研院所、游說集團、基金會和咨詢公司等之間的一個特殊行業。美國智庫在運轉機制和報酬、人才評價等方面與大學、政府部門等有著很大的差異,有一套適合智庫特點的管理和評價體系。美國智庫專家認為,大學一般是不能直接培養出智庫人才的。智庫傾向聘任那些有過政府工作經歷,或者有大學教學經驗,不僅能寫,還要能說,有很好的溝通能力,善於與媒體打交道,又有人脈的“多面手”人才。而中國智庫有的脫胎於甚至仍寄生於大學或者學術機構,管理和評價往往簡單套用教學、學術機構或政府機關的做法,缺乏符合智庫特點的財務、人事管理和評價體制。這造成中國智庫缺乏活力和創新能力。今後應探索和實施符合智庫特點的評價機制和管理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