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3D打印業成長的煩惱 肥肉到手 無從下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4 10:07:23


 
  材料少、價格高,這在3D打印與傳統工業結合的過程中表現尤為突出。

  中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樹脂應用研究所項目經理張清怡表示,“理論上說,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於3D打印,但是大量經常使用的工業材料仍不具備3D打印的能力”。據張清怡介紹,2016年,在3D打印材料方面,樹脂占56%,金屬材料為23%,無機材料13%。

  中航邁特一位研究金屬3D打印材料制備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大量進口的材料價格非常昂貴,便宜的材料反而給打印後期增加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先進制備技術基礎研究、工業化低成本技術研究又十分欠缺。而且,“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個行業性的標準”。

  醫學應用壁壘尚待打通

  除了工業製造,生物醫療被認為是未來3D打印運用最為廣泛、對傳統行業助力最多的另一個領域。

  但實際應用如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去年,仁濟醫院成功實施了3D打印手術,但在此後一年多並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究其背後原因,主要是3D打印廠商與醫院診斷之間的壁壘難以打通。

  宋宇是江蘇時間環三維科技有限公司的醫學服務部總監,2015年,他所在的公司將醫療3D打印業務縮小到口腔頜面領域。原因之一是此項目本身要求較低,並有一定美學需求,為3D打印提供了更多的市場轉化機遇。

  業務縮小的選擇道出了時下生物醫藥3D打印產業的難題。

  據了解,目前大多數相關3D打印企業都駐扎在醫療服務的中下游——由醫院進行診療後向企業提出需求製造。在宋宇看來,由於醫療專業門檻高且分支眾多,企業需逐步參與醫院診療,從被動轉向主動幾乎不太可能。

  但另一方面,醫院方也有自己的打算。四川省骨科醫院副院長熊小明教授表示,雖然現在醫院已經購買3D打印設備,但依然面臨沒法納入收費體系及尚無相關政策對3D打印臨床准入與轉化進行規定等難題。

  目前,大部分醫院與企業的結合還被關在實驗室裡,學術聯合何時能走向市場層面還不得而知。

  最後,羅軍還認為,“目前國內3D打印技術主要還停留在大外科應用上,真正意義的‘生物打印’其實尚不存在,生物醫藥3D打印要實現技術突破,至少還有十年”。

  (來源:每經網-每日經濟新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