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鄭州一社區老黨員20年幫助800個家庭走出困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3 15:23:27


黨員老媽媽服務隊成立20周年活動現場(來源:新華網)
黨員老媽媽服務隊的隊員上門為孤寡盲人獻愛心(來源:新華網)
理髮小分隊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理髮(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老媽媽的“不老秘籍”:暖言善行

  鄭州一社區老黨員帶頭開展志願服務,20年來幫800個家庭走出困境

  今年10月,鄭州市金水區南陽新村街道辦事處榮華社區的黨員老媽媽服務隊成立20周年,這支由黨員自發組織起來的志願者隊伍,從十幾名老黨員的義務巡邏做起,如今發展為擁有260名志願者的大家庭。年過八旬的老隊員不願退隊,50歲的新隊員感恩加入……成立20周年,“老媽媽”們通過回顧歷史、迎新接力等形式進行慶祝,分享“不老秘籍”:我服務,我光榮,我奉獻,我快樂。

  緣起丨“群眾有困難咱得管”,老黨員挑頭開展志願服務

  戴著老花鏡,手拿智能機,辦公桌前,72歲的黨員老媽媽服務隊隊長周樹枝,忙著接打電話和在手機上刷屏,隊員們的電話號碼,她通訊錄裡存有200多個。

  “服務隊1996年10月成立,今年剛好20年。”周樹枝說,當時她剛被推選為居委會主任,轄區內破產企業多、下崗職工多、弱勢群體多,直接影響到大家的生活,鄰里爭吵、環境臟亂差,時常有人抱怨。

  “咱得管!你們挑頭!”當時的居委會黨支部老支部書記提議,先發動轄區黨員和積極分子開展志願服務,不能讓大家的心涼了,並鼓勵周樹枝當了隊長。

  很快,轄區十幾位老黨員組建了義務巡邏隊,從治安防範做起,每天晚飯後,隊員們輪流拿著喇叭,挨個門洞巡邏,發現問題及時提醒。

  現如今,周樹枝和夥伴們把成立服務隊初衷濃縮成兩句話:“群眾有困難,咱成立老媽媽服務隊幫忙中不中?”“中!”

  行動丨深夜抓過小偷,還讓偷車賊出過醜

  義務巡邏久了,周樹枝和居民們經歷過深夜抓賊的驚險,也鬧過嚇跑小偷的笑話。

  一天深夜,她醒來聽到樓道內有動靜,披衣出門,喚醒鄰居小劉一起看個究竟。逐個查看時,周樹枝發現面包車後蹲著一個人,旁邊放著兩大包東西,“這兒有人!”她大聲呼喊時,對方掄起杠子打過來,幸虧小劉及時趕來擋住……這個人後來被送到派出所。

  巡邏隊很快發展到20多人,大家齊心防範,還讓偷車賊出過醜。一天,趙仙枝注意到樓下有兩名陌生男子推著一輛自行車在院內轉悠,再看時,倆人各推一輛自行車。“攔住,有人偷車!”樓下的人聽到趙仙枝吆喝,紛紛追趕,倆男子丟車倉皇逃走,“他們沒偷成,反而倒貼一輛車”。

  治安好了,如何改善居民院中私搭亂建的情況,又成大家關注的焦點。經過走訪,八成居民同意拆除違章建築。“老媽媽”們帶頭做工作,對多次勸說仍不肯拆除的,乾脆自己動手,有人不樂意開罵,多數居民的擁護讓罵人者消停下來。

  隨後,周樹枝和隊員們又發動大家集資硬化路面、蓋車庫和活動室,用花草樹木美化環境。居民院一間閑置的舊房,也被“老媽媽”們利用起來,辦起小賣部,用賺來的錢為居民院聘了仨門衛……“環境美了,大家認可了,心自然聚攏起來了。”周樹枝說。

  奉獻丨每月幫幾十個人理髮,理髮工具用壞了三套

  10月19日上午,在盛臘華、李秀雲親切的呼喚下,78歲的孤寡盲人按摩師盧義勇樂呵呵地開門迎接,接過兩人幫他領來的盲杖、收音機等愛心禮物。

  從1998年退休,盧義勇就開始接受服務隊幫扶。“這麼多年,我家裡洗洗涮涮,縫縫補補,買菜買東西,看病取藥等好多事都是大家幫忙辦的。”盧義勇說,逢年過節,周樹枝和隊員們都想著他,還操心給他買蛋糕過生日。

  最讓他感動的是有一年春節前,家家戶戶忙著備年貨,他卻為衛生間下水道堵塞犯愁。周樹枝和幾名隊員聽說後,丟下家裡的活兒來幫忙疏通,“工具用壞了,他們乾脆擼起袖子用手掏,那

  一次,真把我感動哭了。”後來,盧義勇加入服務隊,義務按摩來助人。

  10月21日下午,黨員老媽媽服務隊的王鳳雲、王春霞帶著理髮工具,冒雨來到腿腳不方便的朱櫻桃家,上門服務幫忙理髮。

  “這五六年,我的頭髮都是鳳雲幫忙剪的,我閨女出嫁前還幫我染發呢。”朱櫻桃感激地說。

  “我加入,是因為愛心感染。”王鳳雲在一家福利企業上班時,黨員老媽媽服務隊曾多次去獻愛心,退休後直接加入服務隊,幫轄區有需要的群眾免費理髮。如今,理髮小分隊每月幫幾十個人理髮,理髮工具都用壞了三套。

  傳遞丨

  從十幾人到有“260老媽媽人”也有“老爸爸”

  幾年前,轄區王老太太家遭遇火災,被燒得一塌糊塗,老人想起離世的兒子和老伴兒,傷心欲絕,甚至有了輕生的念頭。就在那時,常秀芝、周樹枝等黨員老媽媽服務隊的十幾位隊員,為她送來米面油和被褥,還有1000元錢,勸慰她說,有難處大家一起想辦法。後來,大家幫老人申請了困難補助,又張羅著幫她介紹對象……重新看到希望的王老太太,後來也成為服務隊的一員……

  20年來,黨員老媽媽服務隊通過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兒,感動著身邊的人,也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如今,服務隊有新老隊員260人,分為環保維修小分隊、拆洗縫紉小分隊、文藝小分隊、理髮小分隊等8支小分隊,其中,年齡最大的85歲,最小的50歲,平均年齡61歲,有黨員,也有熱心群眾,有“老媽媽”,也有“老爸爸”。

  扎根社區開展服務的同時,服務隊的愛心腳步也不斷延展,到老年公寓包包子、打掃衛生;到街頭義賣報紙救助白血病患兒;幫助貧困山區兒童……多個慈善公益活動,都有大家忙碌的身影。

  黨員老媽媽服務隊慶祝20周年活動現場,老隊員為新隊員授隊服、徽章,“當初我們就是為了愛,希望你們繼續奉獻。”老隊員牛寶蓮叮囑新隊員徂鳳琴,把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這位年過八旬的“老媽媽”,在周樹枝考慮她年紀大勸她退隊時,哭著說啥也不答應。而新加入的徂鳳琴,則是“老媽媽二代”,老母親因行動不便退出服務隊後,她接力加入。

  堅持丨20年來開展活動上千次,幫800多個家庭走出困境

  20年來,黨員老媽媽服務隊為轄區居民開展志願服務活動上千次,服務群眾近萬人,捐款捐物價值已達到百萬餘元,幫助800多個困難家庭走出困境。

  “我志願加入黨員老媽媽服務隊,秉承發揮餘熱、無私奉獻、服務居民、熱心公益的理念;牢記‘我服務、我光榮、我奉獻、我快樂’的口號,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每次周樹枝帶領新隊員莊嚴宣誓,都懷著滿滿的使命感。

  “我剛退休時可失落,周隊長說,一起來服務吧。”74歲的李秀雲說,跟著大家參加服務活動後,確實特別充實、開心,“真的是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我們能堅持這麼多年,主要就是不忘初心,發揮餘熱,讓大家又煥發青春。”當黨員老媽媽服務隊成為社區“名片”,周樹枝也連續多年被推選為黨代表。“起初是挑頭幹,後來是大家的愛心感動、激勵著我,讓我堅持幹到現在。”她感慨說,加入服務隊,大家也充實了,快樂了。而隨著黨員老媽媽服務隊扎根社區,通過這個愛心橋梁,大家共同生活的社區越來越像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來源:大河網-大河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