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總去問“有沒有用” 只是去弄明白“為什麼”
記者統計了日本22位諾獎得主的學術背景發現:21世紀後,日本諾獎自然科學獎獲得者的研究成果,大都是在上個世紀70~90年代取得的,比他們的獲諾獎時間要早二三十年。比如這次獲獎的大隅良典,他的獲獎研究成果實際上也是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東京大學工作期間取得的,距今已有二十多年。
大隅良典不止一次在各種場合表示,希望現在的年輕研究者要有探索、開拓的精神,不要總去問“有沒有用”。他總結自己的探索經歷,有一段話充滿了畫面感——
“(小時候)熱衷於飛機模型、半導體收音機的製作,夏天喜歡在小河裡撈魚、捕螢火蟲、采集昆蟲,手持網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采築紫、野芹菜、木通、楊梅、野草莓,能夠感受自然的四季變遷。抬頭看見滿天的星星,可以很容易辨認出星座,銀河像地上的河流一樣奔騰。”
大隅說:“當時沒有想過,但今天作為自然科學專業的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者,這樣的體驗,就是一切的原點吧。”
200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說,他人生最難忘的經歷就是小時候在學校後山與同學追逐賽跑、拔農家蔬菜、肆意玩耍的那段時光。
對大自然和周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是引領諾貝爾獎獲得者走進科研世界的原始原因。而這樣的一份好奇心得以保持並發展,就不得不提日本的教育。
曹更玉回憶,1997年開始,他在北海道大學讀博期間,女兒在日本上小學。“日本小學生沒有作業要做,每天放學回來就是玩。今天大家來我們家玩,明天去另一家,就這麼輪著玩。日本的孩子以自己有一個擅長的興趣愛好為榮。”
劉偉頗有同感,日本的基礎教育十分重視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很多學校動員教師都參加到課外俱樂部活動的指導之中,甚至有些學生活動(如全國高中棒球賽、全國學生與兒童發明展等)成為全體國民關心的盛事。
劉偉在名古屋大學讀博士時,助教是一位年輕的日本父親,叫加藤。
加藤有一兒一女。當時三歲的女兒非常喜歡花。加藤夫婦發現這一點後,常常有意識地帶女兒去植物園觀察各種花朵。每年生日,他們送給小朋友的禮物,都和花有關,並鼓勵孩子,“你可以自己收集、研究花朵”。
想想也是,如果有人問,你擅長什麼?你想了半天只好說“學習”,大概也會蠻遺憾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