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自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美國經濟增長速度持續放緩,遠低於3%這個被廣泛認為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參考數值。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預計,今年美國的經濟增速可能僅有1.8%左右。
一直以來,經濟學家們認為美國經濟頽勢是由多種因素——2008年金融危機、華府“財政政策之爭”、歐洲債務危機和中國經濟放緩等等——叠加造成的。但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一些經濟學家日前卻給出了一個全新的解釋:人口統計變化可能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0月7日報道,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中,經濟學家們提出美國的低經濟增速、低利率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並且同2008年金融危機的關係不大,人口統計變化才是低經濟增速、低利率的主要誘因。
這份研究報告的3位作者埃蒂安·加尼翁、本傑明·約翰森和戴維·洛佩斯-薩利多建立了一個經濟模型,表明出生人數、死亡人數、人口老齡化、移民人數、勞動力市場和其他人口統計趨勢的變化自1900年以後開始影響美國經濟。通過這個經濟模型,他們發現自1980年以來美國絕大多數經濟增速和利率的下降是由一些棘手因素導致的,比如嬰兒潮一代的衰老和退休、生育率的下降以及美國人口預期壽命的增長。這3位經濟學家研究發現,上述人口統計變化致使美國經濟自1980年以來的年度增速下降1.25個百分點。
報告中寫道,這種人口統計轉變對宏觀經濟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見的”。研究人員稱,美國嬰兒潮一代的衰老和退休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最大。在美國,嬰兒潮一代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1946年到1964年出生的人。這個群體的人數高達7600萬,是美國歷史上人口最多的一代人,因此他們對美國經濟的影響非常明顯。
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嬰兒潮一代逐漸達到工作年齡,美國的勞動力供應由此大幅增加,進而促使經濟增長和利率提升。再加上隨著女權運動的發展和避孕措施的普及,嬰兒潮一代中女性的就業人數遠高於她們的母輩,這對經濟的刺激作用顯得尤為有力。當時,由於總人口中的勞動力人數達到歷史新高,美國經濟嘗到了人口紅利帶來的甜頭。然而嬰兒潮一代生育子女數少於上一代,在他們年老步入退休年齡之時,美國的勞動人口減少,國家的經濟產出量也隨之下降。同時,這也形成了利率下行的壓力。
過去十年間,上述人口統計變化帶來的經濟影響變得更加明顯。報告稱,經濟模型顯示低利率、低經濟增速和低投資率將會持續下去,因為美國的勞動人口在未來幾十年內不會出現顯著增長。由於老年人口迅速增長,歐洲和東亞的部分國家也在經歷類似的轉變。
經濟學家解釋稱,金融危機無疑會對一國經濟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而國家央行大規模購入債券等措施也會強有力地提振經濟,但是,它們一旦與人口統計變化的“經濟力量”相比較便相形失色。
(來源:中國日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