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情深厚的馬來“姐妹花”艾伊娜和呂采娟 (來源:馬來西亞《星洲日報》) |
中評社北京10月1日電/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畢業於馬大中文系的呂采娟,偶然間進入國家公共行政學院教中文,卻從此扛起文化交流的使命,讓更多馬來西亞人領略中華文化的奧妙。
目前在吉中罵莫瑪拉工藝大學擔任高級講師的呂采娟,與另一位高級講師艾伊娜博士,在校內積極推動華文學會活動,會員大概400人左右。
她笑說,當面對十幾二十幾歲的青年時,並沒有要求他們寫中文字、講深奧的華語,而是希望他們更了解中華歷史和傳統文化。
教學生中文 從象形字開始
剛過去的中秋節,她們倆率領該校逾10名大學生到大年二街,除了設置攤格展出中華剪紙藝術及用紅包封製作燈籠,也派6支隊伍參加中秋嘉年華的“才藝比賽”,向大家展示他們熱愛中華文化的態度。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艾伊娜在台上朗誦李白的《靜夜思》時,雖然發音並不是十分標準,但贏得全場熱烈的掌聲。
呂采娟說,瑪拉工藝大學的學生可在副修選課時,選修中文學分,而多數友族學生都是在這一刻才開始接觸中文。
他們在學中文方面猶如幼兒園學生般,得一步一步慢慢學習。為此,她必須構思最好的備課,讓他們更容易吸收。
“我希望他們能領略中文字的含義,所以在教學時以圖片讓他們認字,以古老的象形字來教學,或教他們說些‘我愛你’、‘你好’,然後鼓勵他們多講、多問。”
她說,學生們在大學的相關考試,獲准以拼音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