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效民語中評:日本援非,中方如何應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9 00:14:32


 
  其五,是加強智庫間的溝通和交流。中非智庫“10+10計劃”便是一個良好的開始。該計劃,為中非學術界、頂尖智庫之間交流合作搭建了一個新的平台,也便於與其他地區的學者之間更加包容、開放、穩定地合作,從而引導國際社會對非洲和平與發展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張效民同時指出,中國也應加強和發達國家的智庫合作。“一個外國人寫書,客觀、如實地描述中國在非洲的情況,可能更有說服力。”美國學者黛博拉·布羅蒂加姆2009年時出版了《龍的禮物:中國在非洲的真實故事》一書,很大程度上幫助澄清了西方媒體的不實傳言和誤解。此外,非洲學者的發聲也同樣重要。贊比亞裔經濟學家丹比薩·莫約在其著作《援助的死亡》中也對中國援非有正面評價——“中國是非洲的朋友”,促進了非洲民眾對中國的理解和信任。

  未來之路:積極競爭 參與多邊合作

  張效民指出,從2013年之後,日本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就是中國到哪裡,日本就跟到哪裡。他解釋道,日本對非洲的援助有它的利益訴求:日本是個島國,需要從國外進口很多能源、資源。因此,日本跟資源豐富的國家加強關係並不奇怪。但張效民強調,問題在於,日本的對非合作中摻雜了某些政治因素,企圖將自己的政治立場強加於非洲國家之上。“比如把南中國海等政治的議題加入到日非合作的日程裡去,這是一些非洲國家不樂意接受的。”

  日本追隨中國的做法勢必會形成兩國之間某種程度的競爭。張效民指出,這是我們不能避諱的。“我們要思考如何做得更好,從而加強與非洲之間的關係。”

  東京非洲發展國際會議每五年一屆,第六屆本應在2018年召開,而此次卻是在2016年,並將會議安排在非洲一個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肯尼亞召開。張效民指出,從中也可以看到日本比較迫切的心情。但他同時表示,中國也可以從日本學到一些東西。“中非合作論壇是雙邊的,而東京國際發展會議除了日本,非洲,還有聯合國非洲特別顧問辦公室、世界銀行等等,是多邊的合作機制。”而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國際社會對其認可度更高。因此,張效民也建議中非合作論壇可以適當地邀請更多的國際機構加入。“我們和非盟之間也有合作,但也停留在雙邊的層面。可以建立一個關乎非洲發展的、中國主導的機制,這可能對將來會更有好處。”

  中非合作關乎中國對外話語權的建設。話語權並非一個新概念,一是指說話、發聲的權力;二則是指發出聲音的影響力。張效民指出,中國的智庫、學者要對對外援助和話語權的建構做更加深入的研究。他表示,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對外援助的話題,這是一個好現象,但還是不夠深入,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還不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