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敦煌迎來絲綢之路國際文化博覽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21 09:37:45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特征的絲綢之路精神。

  “歷史上,絲綢之路為何能興盛進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關鍵是蘊含其中的絲綢之路精神。”武漢大學教授陳國燦認為,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潮流的新時代,我國倡導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傳承和弘揚絲綢之路精神的創舉。

  文化交流交匯交融的重鎮與高地

  “一帶一路”的吸引力,在於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在於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

  敦煌,以創新的理念和思維,順應了這一時代潮流,正在為沿線國家打造一個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的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大舞台。這也是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永久落地敦煌的原因。

  “這是全國唯一以國際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綜合性博覽會,每年舉辦一屆。”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組委會副主任、甘肅省委副書記歐陽堅說,已經確定有85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的95個外國代表團以及66個國外機構應邀參加。

  在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上,共有5個分論壇和5個專項論壇,其中主題為“敦煌文化的當代價值”的分論壇格外引人注目。

  “回到歷史中去認識歷史,來到現實中來思考當下與未來。或許,我們能更深入地探究古人的精神世界,獲得更多智慧。”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說,“一帶一路”提出了非常好的願景,這是敦煌保護研究的機遇,也是敦煌文化價值服務於當代的機遇。

  “本屆大會征集到絲綢之路沿線60個國家和國內16個省區市8000餘件文物、藝術品和實物展品,其中有一批國內外頂級文物和藝術珍品,這是有史以來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省份首次集中展示。”歐陽堅說,文化年展將以“彰顯絲路精神,推進融合發展”為主題。

  五色交輝,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終和且平。新絲路,新夢想,新舞台,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的舉辦,搭起了文化交流的紐帶,奏響了合作發展的樂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