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8 10:30:02


  中評社北京9月18日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過去幾年裡,全球經濟重心轉移到了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占世界總人口的85%,全球GDP的約60%。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這些國家貢獻了全球增長的80%。面對世界經濟形勢的發展演變,全球經濟治理需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二十國集團(G20)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指出,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平等為基礎,更好反映世界經濟格局新現實,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確保各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中國倡議適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得到各國專家學者的好評。

  打破壟斷格局,拓展經濟空間

  “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的命題十分必要,特別是在目前世界經濟復甦依然乏力、貿易保護主義在一些國家不斷抬頭的情況下。”IMF前首席經濟學家任永力告訴記者。

  “世界經濟版圖正在發生根本性變化。”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認為,西方國家因為受經濟不振、人口老齡化、福利開支上升等因素影響,面臨諸多政治經濟困境,需要與新興市場國家進行更多互動合作,以應對新的挑戰。

  俄羅斯亞太地區發展預測研究中心主任薩納科耶夫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早已過時,應該由新的規則來替代。目前,在中國主導下出現的“一帶一路”、亞投行等政策倡議和機構創新,將打破發達國家對全球經濟治理的壟斷,為發展中國家拓展更多經濟空間。

  中歐數字協會主席路易吉·甘巴爾代拉認為,G20杭州峰會最大的特色就是由世界上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中國來主辦,邀請了老撾、埃及、哈薩克斯坦等發展中國家與會,“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聲音被國際社會更清晰地聽到”。在中國的推動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進行了有效溝通,這為建立一種相對平衡的國際關係從而實現共同發展奠定了基礎。

  埃及經濟研究論壇主席、經濟學家拉沙德·阿卜杜認為,中國一貫倡導國家之間的平等對話和互學互鑒,相互尊重各自的發展道路和政策選擇。中國倡導的“平等”,就是反對國際關係的“叢林法則”,讓發展情況各異的國家有機會合作。

  “中國及其堅持的全球治理理念對當前世界經濟復甦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阿根廷戰略規劃學院院長豪爾赫·卡斯特羅認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主要發達國家遭遇經濟寒流,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減緩。G20成員為穩定全球金融市場和支持經濟增長作出了諸多努力,特別是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更是承擔起了推動經濟全球化、消除貿易壁壘的大任。他認為,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通過各種方式參與拉美各國社會經濟建設,為改善當地民生作出了貢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