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7日電/美媒稱,偉大的國家有偉大的貨幣。從古羅馬時代到現在的美國,帝國和超級大國鑄造的貨幣主導了貿易,發揮著巨大影響力。現在,中國也想加入其中。
彭博新聞社網站9月15日發表題為《中國人民幣期待與美元和古羅馬奧里斯金幣一樣的顯要地位》的報道稱,10月1日,中國的人民幣將加入美元、歐元、日元和英鎊的行列,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籃子儲備貨幣中的一員,為擴大人民幣的全球使用範圍鋪平道路。
美國外交學會資深研究員珍妮弗·哈里斯說:“各國不能打個響指就創造出一種儲備貨幣。”她說,各國試圖創造一種儲備貨幣時,其地緣政治方面的動機往往多過經濟方面的,她強調了歐元區的緊張局面。
報道稱,就中國的情況而言,地緣政治目標很明確:提高全球影響力。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人民幣實現全球通用將鞏固中國的金融改革,提高中國消費者的購買力。
對於全球經濟來說,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意味著更少受到美國經濟政策周期的影響,也意味著單一主導性儲備貨幣流動性需求突然增加的風險降低了。中國貿易夥伴將得益於中國家庭購買力的提升以及新一波投資的湧入。
由於人民幣是後起之秀,這樣的改變似乎還很遙遠,但中國從近年來的經濟事件中迅速獲得了經驗。
報道稱,改革初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500億美元,現在增至約11萬億美元。中國從被排斥在外的經濟體變成全球增長的引擎。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加快了全球貿易的步伐。此外,北京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刺激措施也為世界經濟托了底。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經濟研究負責人丁爽預測,人民幣在全球儲備貨幣中的份額將於5年內趕上英鎊和日元。它將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中份額第三大的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