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媒稱非洲興起養鰐魚 八成上中國餐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2 13:52:33


  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英媒稱,吃過鰐魚肉嗎?非洲鰐魚養殖業目前年增幅達22%,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加在一起占據其出口市場85%的份額。重利之下,必有勇夫。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9月8日發表題為《中國胃催盛非洲鰐魚養殖業》的報道稱,如果你在一個到處都是鰐魚的院子裡工作的話,記住,千萬不要轉過身背對鰐魚打手機!

  悲哀的是,今年5月,在肯尼亞東部地區的克林斯·穆克鰐魚養殖場內,一名工作人員恰恰做了這樣的蠢事。

  今年62歲的穆克先生說,“他在接電話,根本沒有意識到周圍的環境。後來送去醫院,不治,死了。”

  “還有一名工人,料理一條有幾個星期大的小鰐魚時丟了食指。這裡真可能是個很恐怖的地方,但是沒辦法,還要接著活,還要掙錢啊。”

  這就是利潤豐厚、險象叢生的鰐魚養殖業!

  報道稱,如果你生性膽小、愛緊張,也許就不應該考慮選擇養殖尼羅鰐為生。

  尼羅鰐是非洲鰐魚中最大的一種,也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獵手!尼羅鰐身長可達5米,體重通常達到750公斤,以凶猛、攻擊性強著稱。

  在野外,尼羅鰐傷人的事常有發生。並不是所有的案例都有備案,因此具體數字不詳,但是據說尼羅鰐在非洲每年都造成數百人喪生。

  穆克的鰐魚養殖場位於基圖伊郡,距離首都內羅畢以東大約180公里,他一共飼養3.3萬多條鰐魚。

  報道稱,在中國市場對鰐魚肉需求的推動之下,同時,伴隨著肯尼亞國內提供給餐館、高檔遊客酒店的鰐魚肉銷量日漸增加,穆克說,他的生意前所未有地紅火。

  穆克說,“每條鰐魚……肉可以賺到大約5000到7000肯尼亞先令(330到460元人民幣)。”

  鰐魚肉呈白色,據說味道很像雞肉。穆克說,他還可以賣鰐魚皮,用來做鞋、手包、皮帶,每張可以賣到2500肯尼亞先令(約合165元人民幣)。

  穆克說,結果是,每年他宰殺3000條鰐魚,每條鰐魚的收入相當於投入的一倍。“養鰐魚確實有挑戰,但是,最令人吃驚的結果是利潤!可以賺到超過100%。”

  報道稱,穆克的鰐魚養在深深的大坑內,坑內既有池塘,也有旱地。鰐魚的飼料包括魚、浸了血的玉米和其他肉類。

  大坑的墻很陡,防止鰐魚逃跑。但是,鰐魚場內的246名工人每天需要爬墻下去進入坑內,捕捉那些肉質剛好、適齡宰殺的鰐魚,也就是8歲的鰐魚。

  工人還需要采集鰐魚蛋,以便在單獨的地方孵化小鰐魚,同時,還需要打掃衛生。

  獸醫歐賈蒙說,衛生對防止疾病傳播非常重要。“必須每天檢查鰐魚有沒有生病、受傷的跡象。內鬥受傷可能引起致命性疾病,或者導致鰐魚立刻喪命。

  不過,養殖場必須下大力氣避免的最嚴重的疾病是鰐魚痘。沒有預防鰐魚痘的疫苗,疾病流行起來可能讓所有的鰐魚都喪命。所以,最好的方法永遠都是保持良好的衛生。

  業界估計,整個非洲鰐魚養殖業目前年增長幅度為22%。其中,南非排列前位,每年鰐魚出口總值大約為7300萬美元(約合4.9億人民幣),其次是贊比亞(6500萬美元,約合4.3億人民幣),肯尼亞(6200萬美元,約合4.1億人民幣)和津巴布韋(3000萬美元,約合2億人民幣)。

  報道稱,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加在一起占據非洲鰐魚出口市場份額的85%。接下來另外一個較大的出口市場是中東地區。

  肯尼亞野生動物署透露,肯尼亞現在共有21家鰐魚養殖場,但是另外還有60家已經申辦經營執照。

  野生動物署發言人加西圖說,養殖尼羅鰐不是問題,因為這並不是瀕危動物。

  但是,歐賈蒙提醒說,啟動成本很高。他估計,在肯尼亞開辦一家鰐魚養殖場,需要投入大約50萬美元(約合333萬人民幣),用於購買土地、鰐魚苗、專家咨詢等。

  穆克是在10年前開辦養殖場的。他說,“有許多昂貴的基礎設施投入,但是,帶來的回報是一定不會讓你後悔的。”

  (來源:參考消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