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希拉里“誠信赤字”持續走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1 15:42:18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美國北卡羅來納州9日起允許本州選民通過郵寄選票方式提前投票。美國總統選舉普選階段提前投票程序由此開啟。

  選舉臨近,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里·克林頓的誠信問題也越發引人關注。她不僅因“郵件門”飽受詬病,近期又有調查顯示,她任國務卿期間,涉嫌向克林頓基金會捐款人提供“特殊待遇”。這一系列醜聞的曝光不僅給希拉里的選情增添變數,也引發美國民眾對政客“以權謀私”的嚴重不滿。

  資金運作很不透明

  在巨大輿論壓力之下,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日前表示,如果妻子希拉里入主白宮,克林頓基金會將不再接受來自國外和企業的捐款,他本人也將從基金會董事會辭職。

  克林頓2001年卸任總統後創辦了克林頓基金會。希拉里卸任國務卿後進入基金會董事會,但在去年宣布競選總統後退出。基金會自稱關注推動全球衛生事業發展、減緩氣候變暖和應對經濟發展失衡等問題。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基金會共籌集約20億美元。基金會公布的2014年納稅單顯示,基金會當年僅向其他組織提供了約500萬美元捐款,而自身運營的花費則高達約9100萬美元。此外,基金會因接受外國政府和大企業大筆捐贈而遭受質疑,克林頓夫婦也被抨擊通過募捐“出售”政治恩惠。

  在2009年希拉里擔任國務卿之前,克林頓基金會與白宮達成協議,承諾在她任職期間每年公布克林頓基金會捐贈者名單,並在接受外國政府捐款前申請國務院批准,防止可能出現的利益瓜葛。但是,克林頓基金會下屬主要分支“克林頓健康倡議”組織去年承認,在希拉里任職國務卿期間並未向國務院提交過任何外國捐款信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