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政府採購年規模突破2萬億元 拒絕“特供”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11 09:29:33


  中評社北京9月11日電/財政部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政府採購規模首次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12%。政府採購規模不斷擴大,錢都花在了哪些地方?採購的過程是怎樣的,能否做到物美價廉、公開公正?記者就此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去年服務類採購增長72.9%,涉及養老、培訓等

  村裡青壯年外出務工,留下的大都是老年人,種幾畝地還是有些吃力。“今年種水稻輕鬆多了,病蟲害防治這些事政府幫忙解決了。”四川省射洪縣曹碑鎮農民邱治民說。

  射洪縣實施政府購買植保病蟲害防治服務,農戶只需要支付材料費,農技公司就會上門提供田間服務,對二代螟蟲、稻瘟病、稻曲病進行統防統治。今年,全縣11個鄉鎮44個村共22000多畝水稻,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實現了統防統治,在減輕農戶負擔的同時,農業安全生產水平也提高了。

  “政府採購的一個積極變化,是服務類採購出現大幅增長,2015年同比增長72.9%。”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政府採購實施範圍不斷擴大,除了政府自身的行政辦公支出,還涵蓋了一些公益性強、關係民生的支出項目,像為社區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為農民工提供技術培訓等。從各地情況看,政府購買服務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範圍涉及教育、就業、社保、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及殘疾人服務等很多民生領域。

  “從政府採購的結構來看,貨物類、工程類採購仍是大頭,而服務類只占全國政府採購總規模的15.9%,還有相當大的拓展空間。”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白景明認為,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公共服務需求,政府需要創新供給模式,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務供給體系。把政府直接向社會公眾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務事項,交由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承擔並向其支付費用,有利於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服務業發展,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協議供貨產品須市場可買、價格可比,堵漏洞禁豪奢

  很多人關心:像政府行政辦公之類的用品,政府採購價格是怎麼定的,能不能節約財政資金?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對於辦公用品,政府採購的主要方式為大批量集中採購和少量的協議採購。批量集中採購數量大,對供應商來說可以薄利多銷,所以政府採購容易“砍價”,通常會比市場價格低10%左右。而協議供貨採購量較小,特別是過去還存在一些“定制”和“專供”產品,市場上沒有同樣的型號,容易借此回避與市場價格的比較,導致採購價格虛高。針對這一問題,財政部進一步規範協議供貨制度,要求協議供貨產品的型號、配置及所含售後服務,必須是市場可買、價格可比、耗材通用,進一步杜絕所謂的“特供”產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