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外媒看廣東產業升級:“黑工廠”不需開燈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5 11:40:20


 
  鑫達公司是一家玩具企業,曾在2012年生產倫敦奧運會吉祥物玩偶,用工最多時達到萬人。當它在2016年5月關閉時,依然還留下千名員工。他們都失去了工作,並且被拖欠了數月的工資和社保。

  在今年夏日的某個下午,鑫達公司周圍的街道空空如也。一家鋼條廠的幾名工人傍晚蹲在那裡打牌。來自安徽的40來歲的李陽說,“廠區都空了。我們還有工作,但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不遠處,開在工人住房旁的一家食品雜貨店的老板娘在懷念逝去的好時光。她嘆息地說,“過去總是忙個不停。可現在,宿舍幾乎都空了。工廠關閉,民工都回家了”。

  報道稱,為了阻止企業外流,承擔中國出口1/4的廣東省2月份宣布凍結最低工資標準兩年。然而,這一措施有可能加速讓國家陷入中國當局恰好力圖避免的“中等收入”陷阱。這指的是什麼呢?即一些經濟體在經歷高增長階段之後,眼看其增長穩定在一個不足以有望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

  報道稱,為了從高處擺脫困境,中國想要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支持創新。當局毫不猶豫地投入大筆資金來幫助企業著手這種過渡。

  根據彭博新聞社援引的東莞市政府數據,該市2015年在廣東省現代化計劃的框架下用機器人取代了43684名工人,從而讓相關公司節省了10%的成本。同樣的方法可嘗試著推動創新,如東莞為數十個“創新基地”、“開發區”和其他新興企業提供資金。在這些園區,剛鋪好的柏油路旁有綠籬和自行車道。在鬆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多數行人都30歲左右,他們將身著T恤喝著咖啡工作。而在種種外表的背後,由市政府出資的高樓大廈則顯得非常安靜。

  在東莞市中心,一項私人計劃讓當地媒體感到自豪,因為楊公明(音)收購老舊紡織車間旨在將其改造成新興企業的天下。車間都被改造成一個個小房間並配上家具用來出租,每月租金為1000元。

  楊公明解釋說,“房間的規模完全適合在此落戶的小企業。當一些大工廠關閉時,多數人都離開了,但也有一些有才能的人依然並且想要推出自己的計劃”。

  (來源:參考消息網)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