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英媒:人民幣崛起危及倫敦匯市主導地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3 10:54:35


  中評社北京9月3日電/ 英媒稱,隨著人民幣崛起為世界上交易最頻繁的新興市場貨幣使得交易量向亞洲傾斜,倫敦在全球外匯交易業務中的主導地位正在遭受侵蝕。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2日報道,國際清算銀行一項新的基準調查顯示,倫敦在這一關鍵但受醜聞影響的業務中所占份額10多年來首次出現下降——從2013年的近41%降至37.1%。

  報道稱,亞洲三大交易中心(東京、香港和新加坡)搶占了倫敦失去的大部分份額,它們合計占比已從15%升至21%,凸顯出亞洲(尤其是中國)在全球貿易中與日俱增的重要性。紐約仍保持第二的位置,占比略增至19%。

  倫敦在近五年時間裡一直主導外匯市場——這項業務建立在英鎊作為現代商貿首種全球貨幣的歷史之上,業內人士仍自豪於倫敦在這方面相對於紐約的巨大優勢。

  報道稱,在某種程度上,倫敦這一地位應歸功於其幸運的地理位置——有助於在歐洲交易日的一天裡從幫助亞洲客戶完成交易到幫助美洲客戶完成交易。一位前經紀人表示:“看到倫敦地位的衰落讓人悲哀,但有一樣東西他們無法從我們這裡奪去,那就是格林尼治標準時間”。

  但國際清算銀行的最新調查顯示,人民幣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已經翻番,取代了墨西哥比索作為發展中世界交易量最大貨幣的地位。

  報道稱,人民幣的崛起正值英國各銀行主導的主要貨幣(如歐元、日元、澳元和瑞士法郎)的交易量都出現下滑之際。歐元自2010年歐元區債務危機爆發以來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在今年的調查中,歐元占比從2010年的39%下滑至31%。

  倫敦也一直受到外匯行業不景氣的羈絆,外匯交易曾是交易商銀行擴張的一個重要領域。全球平均每日交易量自2001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從2013年4月的5.4萬億美元跌至今年4月的5.1萬億美元。

報道稱,目前尚不清楚這種下降是否反映了市場普遍不願使用外匯作為一種資產類別,或者反映了其他市場交易量萎縮的漣漪效應。

  (來源:參考消息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