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推進中國製造實現由大到強的歷史跨越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9-01 10:02:21


 
  路徑與建議 從九個方面加快中國製造轉型升級

  第一,加快構建科技創新與製造業轉型升級的聯動機制,完善中國製造業創新體系。應著力實施“四個一批”戰略:即由國家牽頭加快建設一批“產、學、研”緊密結合的製造業協同創新中心,加強產業技術創新鏈的系統分析研究,科學制訂製造業技術路線圖和技術發展指南,幫助企業及時調整關鍵技術和主導設計的研發方向;加快建立一批知識產權保護協會和創新激勵保護機制;加快構建一批能迅速將知識、科研成果轉化成產品、商品的孵化基地;加快培養和集聚一批製造業的高端人才。

  第二,加快推進製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打造智能工廠,加速傳統製造邁向智能製造。推動智能製造,一要加快自主知識產權裝備與系統的開發和應用速度。二要加強聯合創新,解決智能製造關鍵技術問題。培養出一批具有自我創新能力、能提供行業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的服務商。三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過制訂定切實可行的智能化改造方案、充分利用金融政策以及加強人才培養等手段,引導推動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

  第三,健全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努力提升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社會地位,大力培育和穩定職業技術人才隊伍。堅持把專業技能人才作為建設製造強國的根本,一方面,要加大高素質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引進和培養;另一方面,要加強高素質的產業技術“工匠”隊伍建設,努力提升高技能“工匠”人才的社會地位。中國製造業升級,不可能建立在以不穩定的農民工和臨時工為基礎的產業工人隊伍基礎上,需要掌握現代技術的高技能職業技術工人,因此要加強高素質的職業技術“工匠”隊伍建設。

  第四,深入推進製造業結構調整,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在結構性改革淘汰一批落後產能的同時,應大力推動應用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傳統產業的重點領域突破發展,推動傳統產業邁向中高端。

  第五,加強對中國製造品牌的扶持,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民族品牌。在中國製造由大到強的轉變過程中,必須盡快讓中國製造在世界範圍內徹底擺脫廉價、低水平的品牌形象,這就需要本土民族品牌和企業擔當起更多責任,發揮品牌引領作用。為此,要通過採取切實有效的政策扶持、管理機制和法制保障,積極培育和扶植中國企業創建自主品牌、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品牌服務體系、推進品牌國際化,進而提高中國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

  第六,加強工業軟實力的建設,以弘揚“工匠精神”為核心,提升中國製造核心競爭力。提升我國工業軟實力,需要弘揚愛崗敬業、刻苦鑽研、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大力培育中國特色的製造文化。積極吸收世界各國先進文化,進一步豐富中國工業文化的內涵,助力中國製造彎道超車。

  第七,加快質量標準的國際化建設速度,加強產品質量監管和市場監管,著力提升中國製造的質量水平。要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特別是加強對電商經營產品的質量監管,決不允許假冒偽劣產品在網上有法外經營之地。要加快製造業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與國際接軌步伐,加快完善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加強相關產品質量的立法和執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商品和制假售假企業,營造更加誠信的商業環境和信用環境,著力完善中國製造產品質量提升的社會環境,重建國內外消費者對國內產品的信任。

  第八,規範出口市場秩序,提升我國製造業整體競爭力。產品出口市場秩序混亂、無序競爭和惡性壓價的現象已成為制約中國製造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一個突出短板。為此,必須大力整頓和規範出口市場秩序,優化市場環境,著力加強制度建設,完善相關法律規章制度,反對不正當競爭,提高製造業出口市場的法治化水平。引導企業樹立良性競爭、互利共贏、聯合自強的意識,推動實現中國製造業出口更高程度的整合與組織協調,共同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第九,加快金融改革,引導金融資本脫“虛”向“實”,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必須加快金融領域的各項改革,支持、鼓勵和引導金融資本脫“虛”向“實”,從根本上改變製造業投資下滑、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從而加快實現中國製造由大到強的歷史性跨越。(作者:石建勛 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上海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