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簽署後勤協定 美印表面繁榮實際卻難走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31 09:08:44


  
  【各有考量】
 
  自2001年阿富汗戰爭打響後,美印軍事合作就開始日益深化。特別是近年來,兩國軍事互動頻繁,總把“加強合作”掛在嘴邊。
 
  從表面上看,印度軍火採購的最大來源已從俄羅斯變成美國,美國已成為印度舉行聯合軍演最頻繁的夥伴。但是,雙方加強合作的背後考量並不一致。
 
  觀察人士指出,美國積極推進與印度的軍事合作,旨在建立全球戰略布局中的“南亞支點”,服務其重心東移的全球戰略布局。而印度看重的則是軍事技術、裝備、武器轉讓層面的合作,建立現代國防工業的同時,推動政府的“印度製造”計劃。
 
  戰略目標不一致的情況下,美國與印度在協定談判中並沒有“一拍即合”。印度此前執政的中左翼政府曾明確表示不會簽署類似協定,認為這樣的協定既有損印度戰略主權,也可能將印度拉入美國的同盟陣營。
 
  最受爭議的一點是,印度國內反對派和不少民眾還擔心,協定簽署後美國軍隊可以駐扎在印度基地。
 
  即使協定已經簽署,卡特與帕裡卡爾仍需在記者會上費力解釋,後勤協定並不會讓美軍駐扎在印度。
 
  “(美軍)不會有任何形式的駐扎,”卡特強調。
 
  【深層矛盾】
 
  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馬堯認為,美軍不太可能進駐印度,最多只是短暫使用其基地。
 
  “首先,印度對主權問題非常敏感,不可能讓美軍進駐;其次,印度是不結盟國家,讓外國軍隊進駐有悖於不結盟精神,”他說,“第三,兩國圍繞印度洋有很深的地緣矛盾,雙方信任度不足以讓美軍進駐。”
 
  馬堯認為,也正是因為地緣矛盾,美印兩國不可能真正走近。
 
  “隨著印度海上力量的發展,印度對印度洋的控制能力必然上升,這可能導致未來美印矛盾的激化,”他說,“而且印度深知,一旦美國通過‘亞太再平衡’戰略遏制中國得手,下一步要對付的就是印度了。”

  (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