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世界經濟室副主任陳建奇表示,中國目前已進入到深入調整發展期,包括產業結構調整、空間結構調整和人口結構調整。“靠犧牲環境來獲得出口,提高競爭力,這種發展其實是不可持久的。未來要靠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李建奇說。
本次發布的《黃皮書》數據顯示,韓國的研發投入占GDP比重從3.3%增長到4.1%,成為研發投入增長最為顯著的國家。中國的比重則由1.7%增長到2%。“科技創新與國家長期以來的經濟基礎、投入、人才這些資源要素是密不可分的。”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正局級副主任趙新力表示。
隆國強認為,傳統產業技術創新仍然存在機遇。“很多所謂的融合性新興產業,如互聯網金融、滴滴打車、電子商務等,都是新技術在傳統領域的應用。這種新業態、新企業,就是我們利用新技術革命提升傳統產業的機會。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銷售國,雖然在汽車工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生產技術上與發達國家有差距,但是新能源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領域,我們看到了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他說。
《黃皮書》指出,在全球經濟面臨低增長困境的背景下,“理念創新”將扮演創造新需求、驅動新供給和促進全球協作的關鍵角色。理念創新涉及無國界經營、共享經濟、免費經濟、跨界整合、綠色產業、大數據、遊戲化思維等七個方面的內容。全球前三大創業公司,美國的Uber(優步)、Airbnb(空中食宿)和中國的小米,是分別利用了時間、空間以及人力資源的共享、打破全球傳統產業格局的典型範例。
參與編纂《黃皮書》和《發展報告》的福建師範大學原校長李建平表示,從比較結果來看,創新競爭力比較高的國家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作為一個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國際經濟合作平台,G20應該強調包容創新和聯合創新,推動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實現創新的合作。”李建平說。
貨幣政策
目前各國的貨幣政策出現方向性分化: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步入加息周期,而歐洲、日本等仍保持負利率政策。《分析報告》認為,這種差異化的貨幣政策可能增大國際外匯市場的投機性和波動性,從而導致新的失衡風險產生。
|